《儿童大脑开窍手册》天生的语言学家

2013-01-04 14:18:24出处: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年龄:从出生到8岁

  通常来说,越复杂的技能需要越多的神经细胞来支持。在能够开口说话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已经开始学习语言了,从出生甚至更早的时候(例如在母亲怀孕3个月,胎儿具备基本听觉功能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把注意力优先集中到语言上了。因为婴儿缺乏成熟的运动能力来表达他们学到的知识。因此,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你可能无法了解他们到底能听懂多少。

  研究发现,跟其他女性的声音相比,新生儿已经对自己妈妈的声音表现出偏好。同时,跟非母语相比,他们对母语表现出偏好;跟非真人说话的声音相比,新生儿对真人说话的声音表现出偏好—即便是那些非真人说话的声音跟人声有相同的声学属性,他们也更偏好人声。这些证据表明,新生儿已经具备了语音知觉能力。研究进一步发现,婴儿还能够感知到语音的不同特征,包括不同语言的声学特性、重音模式以及韵律。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就开始接受大量的信息,学习语言的编码、语音、词汇的结构、句法等,逐渐成为母语方面的专家。就像我们在第3章中讨论过的,大多数成人会本能地跟婴儿讲“妈妈语”。这种妈妈语比正常的语速缓慢,包含夸张的辅音和元音模式。

  婴儿能够识别并分辨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声音,成人则通常会混淆外语的声音。例如,日本的成人通常会觉得英语中的/r/和/l/听起来是一样的,婴儿则不会这样认为。不过,随着母语经验的增加,婴儿开始对母语(可能不止一种母语)的声音形成专门化的知觉能力。到了6个月大(对元音来说)或者10个月大(对辅音来说)时,婴儿对自己母语中音位的识别能力变得越来越好,而对非母语中的音位的识别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换句话说,语言经验塑造了婴儿的语音类别化感知能力,决定了哪些声音属性是有意义的(如反映不同的音位),哪些应该忽略(如反映说话人的个体差异或者其他不太重要的特点)。

  不出所料,婴儿的神经活动也反映了这样的音位学习过程。研究人员采用电生理的技术来考察婴儿的神经活动。他们把电极放到婴儿的头皮上,就可以检测到脑内部神经细胞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人们把在头皮上记录到的脑神经的电活动模式称为“事件相关电位”。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发现:较大的婴儿能够分辨母语中的两个不同的声音,却不能分辨外语中的两个不同的声音;较小的婴儿则都可以分辨。脑功能的这种专门化加工对孩子未来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研究发现,那些在7个半月大时能够很好地分辨母语语音(不能很好分辨外语语音)的婴儿的语言发展速度要比那些对所有语言的分辨力都一样的婴儿快。跟分辨能力较差的婴儿相比,分辨能力更强的婴儿学习词汇的速度更快。他们在24个月大的时候能够说出更加复杂的句子,在30个月大时能够说出更长的段落。所以,即使你的宝宝没有用口语回应你,他也一直在学习你说话的模式。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