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你会爱孩子》孩子心里有3个小人儿

2012-09-07 15:03:30出处: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到孩子两三岁,爸爸妈妈可能就要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头疼了——宝贝喜欢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一把就抢过来,惹得对方一顿痛哭;小朋友的做法不如他意,他一急,立刻双眼圆睁,反手就给对方一记重拳,谁都来不及阻止;明明知道不可以没完没了打开水龙头玩水,但是只要碰到机会,他就变成小落汤鸡;爸爸妈妈交代不许碰电源插座,他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你刚一转身,他那只不安分的小手便悄然伸向了电源插座,惹得你心惊肉跳,一身冷汗……所有的规则与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可就是做不到。下面的对话,或者类似的对话,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妈妈:你抢小朋友的玩具,对吗?

  孩子:不对。

  妈妈:如果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要跟小朋友商量。小朋友同意才可以玩儿,不同意就不能玩儿。

  妈妈:你知道应该这样做,为什么还要去抢小朋友的玩具呢?

  孩子:因为我想玩儿。

  妈妈:下次还这样吗?

  孩子:不这样了。

  妈妈:下次应该怎样呀?

  孩子:跟小朋友好好商量。

  如果有下次,孩子会怎样呢?当然,他可能还会毫不犹豫出手。这就是孩子,他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可以做,或者必须做,可他就是抵挡不住诱惑,控制不了冲动。

  我们或许会给孩子的这种行为贴上“顽皮”、“淘气”、“明知故犯”等标签。可是,孩子果真如此吗?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8岁小男孩伊夏的故事。这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因为阅读障碍,他的成绩一塌糊涂,并因此遭受了非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使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当他惹的麻烦超乎父母承受力的时候,伊夏的父母将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他的日子更难熬了。没有人懂他,更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他那异彩纷呈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直到一位代课美术教师到来,伊夏的世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伊夏重拾自信与快乐,一切开始奇迹般地转化。

  正如伊夏一样,每个被贴上“顽皮”、“淘气”、“明知故犯”等负面标签的孩子都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深处始终有3个小人儿在斗法,不同的小人儿胜出,孩子的行为就会有不同的偏向。这3个小人儿分别叫做“父母”、“成人”、“儿童”,它们将伴随孩子终生。协调好这3个小人儿的关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负责告诉孩子规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孩子内心深处的这个“父母”主要是爸爸妈妈、老师等“养育”出来的。当然,小伙伴们之间的一些游戏规则,也会成为“父母”的养分,让“父母”变得日益强大。

  “儿童”是与生俱来的,他代表了孩子的欲望与冲动。“儿童”从来不考虑后果,有欲望就行动。

  “成人”主要由孩子的生活经验喂养,它会权衡利弊,规避危险,找到最佳的行动方案。

  对孩子来说,他的“儿童”是最强大的,“父母”和“成人”都很弱小,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发挥作用。如此一来,孩子一冲动,出现明知故犯的行为就很正常了。

  父母教育的持续,生活阅历的增加,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介入,从书本等媒介接收到大量资讯……这一切都会提供越来越多喂养孩子“父母”与“成人”的养分,因此,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父母”与“成人”会逐渐强大。他的自我控制力也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他的“儿童”则会逐渐趋于弱小。

  了解了孩子这种心理运行的机制,我们就能理解孩子的苦衷,试着更多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体察他的感受与无奈,继而找到爱孩子的最佳方式。否则,在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可能随意给他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甚至将他定性为“坏孩子”。这往往会无意中打压了孩子,降低了他的自我价值感,最终逼迫他走向我们期待的反面。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