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摆脱依恋,帮内向的孩子学会交朋友

2014-01-14 10:46:2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大部分孩子在2岁以后,与直接抚养人建立起安全依恋,他会逐渐明白自己的依恋对象的离开只是暂时的,不会抛弃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的表现。因此,父母不要过分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乐意并学习跟其他成人玩,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同学,这样孩子的社会性才能发展得更好。

  孩子3岁左右时,家长要积极帮助他寻求和建立良好的同龄伙伴关系,由于父母是孩子早期发展最重要的人,父母要帮助孩子把依恋对象从父母转向同龄伙伴。最初孩子还没有掌握熟练的同伴交往技巧,父母要一点一滴地教孩子,例如让孩子学会礼貌地跟人打招呼,学会排队、等待和与人分享,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直接动手打或抢等。

  在生活中,父母需要有意识地教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这些词语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加顺畅。当孩子想要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时,父母可以教孩子说:“请问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明明,我能和你一起搭积木吗?”这比孩子眼巴巴地站在一旁看着更可能被接受。当在游戏中获得同伴的帮助时,父母要教孩子对同伴说声“谢谢你”;当孩子不小心伤到同伴,父母要教他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不仅能够促进孩子间友谊的发展,也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如果孩子学会了从家庭这个单一的圈子走向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同步增长。

  另一方面,让孩子在分享食物和玩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人际交往。几年前,我到一家幼儿园做调研。在幼儿园里,一圈三四岁的孩子围坐在老师周围,老师向孩子展示了贫困山区的图片,问孩子们:“你可以把你的衣服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吗?”连续问了几个孩子,无一人愿意,结果一个孩子双手抱紧自己身上的衣服哭着说:“我不给,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一哭,所有的孩子都哭了起来。见此情形,老师说了一句:“现在的孩子都不会分享,太自私了!”这位老师的结论让我很吃惊,没有想到一个幼教老师也会这么想。其实,这种强制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东西被强制性地分给了别人,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

  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4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提前强制孩子分享他的东西,会给他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其实等孩子到了四五岁,他自然会愿意分享,因为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层面。到六七岁时,孩子开始真正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从而可能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