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第一章第六节:《阿信》,我的最后一出连续剧

2012-06-21 18:37:20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耳濡目染的巨大力量

  身教非常重要,父母的形象不论好坏,都会因为耳濡目染,对孩子的行为造成影响。奇怪的是,常常我们觉得不喜欢父母的某种习惯或行为,但长大后自己却不知不觉地做了一样的事。这一点,从自己的经验和身边亲朋好友的案例,都可以观察到。

  我母亲为人厚道,对亲戚朋友都很诚恳用心,但她常常在旁人面前,半开玩笑地用挖苦的语气描述对我父亲的一些怨言。我爸脾气好,听了通常都笑笑不回应,我妈讲久了也成了习惯。

  我结婚后不久,有一次跟先生有点不愉快。他忽然对我说:“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就好,不要在别人面前挖苦我。”

  我很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语气、内容回想起来还真耳熟。潜移默化的力量的确很可怕,我想从此要彻底修正大概很难,不过至少意识到有这样的问题,会常常提醒自己。

  我公公虽然是生意人,却很少应酬,几乎每晚都在家吃饭。我结婚二十年来,我先生也是如此,不喜欢应酬,不烟不酒,不参加二次会。以做生意的家庭来说,我觉得我的孩子很幸福,我们的家庭生活平静单纯,每晚都看得到爸爸。

  我有一个朋友,公公从年轻就外遇,有了固定的小老婆,先生目睹母亲所受的折磨,非常维护母亲,从小痛恨父亲的作为与外遇对象。想不到的是,后来她先生自己也有了外遇问题,让她受到很大的伤害。为什么身受其苦,却又会做出同样的事呢?

  不少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小时候其实曾经是受害者。在破碎和不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看到的,听到的,往往是猜忌、冲突与痛苦,多半没有机会好好学习温暖的语言和正面的行为互动。

  小孩子必须从不断的观察模仿,建立起自己的人格特质,因此从小到大,行为学习仿效的对象非常重要。身为一个母亲,谨言慎行之外,小心选择所有活动,就是期勉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模仿对象。

  叮咛孩子前,先做给孩子看

  我希望孩子知道,所有对他们的要求,我自己都做得到。孩子出生后有十几年,除了必须陪先生出席的场合,晚上孩子在家的时间,我不曾自己和朋友相约外出聚餐或参加聚会。

  从孩子有印象开始,不陪他们做功课或玩的时间,只要他们在家,处理家务以外,我很少看电视或做自己玩乐性质的事,多半是在看书或画画。孩子上中学以后课业忙碌,我自己的时间比较多,才开始写作。

  通常我鼓励他们做什么事情时,只要我自己也可以做,我就会去跟他们一起执行。孩子上小学时有一年暑假,我希望他们赶快把我买的许多“存货”故事书消化掉,就办了一个读书比赛,我自己也是参赛者。孩子上中学以后,我尽量不唠叨孩子念书,一切都亲自做给他们看。考试前的晚上或周末,我会约他们上我们的“家庭阅览室”, 母子一起用大餐桌当书桌念书。最近儿子太胖,我鼓励他减肥,除了帮忙他计划如何控制饮食,我每天都陪他做运动,跟他一起吃减肥餐。

  给孩子

  比说教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我还记得2001年初,于珺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和朋友一起到日本的北海道滑雪,从台北出发到东京转机。因为下大雪,东京的国内线班机无法起飞,所有乘客被卡在机场候机楼,其间因为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办法飞、何时才能登机,许多孩子等得不耐烦,吵吵闹闹。

  我们苦等了七个小时才勉强登上飞机,于珺却已经安安静静地利用那段时间,把一本《哈利·波特》读完了。

  她非常善于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小学期间,英文版的《哈利·波特》一出书她很快就能看完,中学因为喜欢《达·芬奇密码》,她买了丹·布朗所有的原文著作,暑假时全部读完。

  常常有人问我:“你的孩子怎么这么爱看书?怎么教的?”

  直到现在,我每天背进背出的大包包里,一定有一本书,或是我正在写的稿子的相关数据,以便我随时利用空当阅读。

  我想很多事情,不需要用“教”的,孩子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习惯,这样的影响力,比说教千百句更直接,更深远!

上一页 回到目录 下一页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