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早期教育 > 幼儿入园

如何正确处理家长与幼儿园的矛盾

2008-09-28 09:20 作者:佚名 来源: 录入:xuxixi   
');
收藏本文
关键字:家长与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   矛盾   
导读:很多家长与幼儿园矛盾都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父母在心目中对幼儿园教师的定位偏差。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父母与幼儿教师交流互动的质量,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更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家长与幼儿园

  在有些父母看来,幼儿园老师大约35%“掺和”为保姆和阿姨,把孩子看好别出事,自己能安心上班就行了;还有35%“掺和”为孩子的大朋友,既照顾好他别出事,还要陪他玩出快乐与高兴;还剩30%的“净重”是把幼儿园老师看成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者,属于知识分子阶层,而保姆、阿姨或者陪孩子玩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成分,也不需要太长的培训周期,因而其社会价值比较低廉,社会地位也不高。如果家里有富余的人手,完全可以代替这些角色。因而,“幼儿园老师≤教师”成了父母对教师的一个偏见。其实,致力于追求现代优质幼儿教育的许多幼儿园已经不是这种状况了。

  不等式2 在知识阅历上:幼儿园老师≤父母

  光环效应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现象。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社会环境中,高学历就像一个光环,让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都产生眩晕,给正确认识有关现象形成或深或浅的障碍。

  由于国家继续教育的发展,父母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反思水平随之提高,但是由于幼儿教育体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幼儿教师的学历进修和提升速度远不如社会其他行业发展得快。这样,高学历的光环效应就使幼儿教师的形象显得“相形见绌”,一些父母的潜意识就是:“你虽然是孩子的老师,我要尊重你,但是我的学历比你高,你看问题还未必有我高明。”受这种心理的无形牵引,这些高学历父母产生了微妙的清高态度,对幼儿教师形成一种暗暗的压力。一位青年幼儿教师苦恼地说:“我们班有几个父母太难对付了,你说一句,他能说上十句,还一套一套的,我不知道怎么说、怎么样做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使家长与幼儿园沟通存在一个无形的障碍。

推荐阅读:过早入托的孩子有暴力倾向?      幼儿入园请先检查人格健康

 美国教育

家长与幼儿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