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早期教育 > 行为习惯

过分娇纵孩子易酿悲剧

2009-10-28 19:00 作者:佚名 来源:出处:39健康网育儿频道 录入:kuangying   
');
收藏本文
关键字:过分娇纵   行为教养   孩子   
导读:最近的几项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无论在学习、生活与兴趣爱好方面都较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二者在行为方面各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因此认为,独生子女并不都是所谓的"儿童问题"。

  按现代的健康概念,不只是指身体健康,而应该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全状态才称之为健康。上述两个独生子女占有欲强,为所欲为,无理取闹,动辄不是歇斯底里发作,便是要死要活。应当说,他们的心理发育是不健全的。进一步而言,这种心理发育的异常与家庭的教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苏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娇纵的爱是最可悲的,它是一种本能的缺乏理智的爱。父母对孩子像对偶像似的百般宠爱,这不仅必然给自己带来苦恼,而且使孩子的心灵受到腐蚀,任性和虐待的种子就这样从小播下。"他同时还指出:"赎买式的爱也是一种缺乏明智的父母之爱。许多父母以为可以用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来衡量父母的爱,其实这种爱同样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而带来的都是精神上的空虚和思想上的贫乏。"

  如今独生子女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百般照管和满足孩子的吃穿,注意智力开发,认为这是把心里最美好的东西──爱奉献给孩子。但是应该明确一点,如苏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爱必须是明智的爱;对孩子既要热情关怀,又要有严格而合理的要求,注意掌握分寸,切勿因为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溺爱无度,而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损坏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有的老师如果不合格可以更换,可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不能撤换的任期最长的老师。为了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为了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请各位家长按照儿童心理卫生的原则,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更好地肩负起全面教育独生子女的重任。

过分娇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