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亲的幸福》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2014-01-24 11:34:43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女儿的降生给了我无尽的希冀和力量,所有的不如意都显得那样的微小,我比任何时候都有干劲和拼劲,以前为了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现在则是为了给女儿一方晴朗的天空!

  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北国黑土地松花江畔一个农家的土炕上。

  在我降生之前,父母已经有了5个儿子。母亲做梦都盼生个女孩,用她的话说:“女孩不像野小子不听父母管教。”让她失望的是,我不仅不是她期盼的女孩,而且是一个比普通男孩子更不服管教的“野小子”。而3年后弟弟的降生,为家里凑足了“七条龙”,母亲的“女儿梦”算彻底破灭了。

  要谈我的成长,先要说说我的父母。

  父母都是生活在乡下的普通农民,但身上又具备很多不普通的东西。

  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前读过两年私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人是文盲的中国农村,属于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加之父亲悟性好,所以年纪轻轻就当了生产队会计,后来还被调到公社农场当会计,一干就是30多年。

  父亲在屯子里的威望很高。这一方面缘于父亲的工作,在村民的眼里,掌管那么大的一个农场的财政,非得是了不得的人。而父亲多年来兢兢业业,时常受到表彰,更深受领导的尊重,大家也就更高看他一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父亲耿直的性格。熟识父亲的人都说他“嘴黑”,说话太直性,不给人留面子,可谁家有了什么事,还是都来找父亲。好多小辈分的人见了父亲都感到畏惧,但又从内心里服他。

  说到母亲,有很多让我骄傲的地方。母亲出生于富商之家,她的外公不惜重金供子女读书,有的送至京城读大学,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外婆也读了6年书,可见这个家庭对知识的重视。可惜后来家道中落,到母亲这一代,已是普通人家,所以母亲竟一天书也没读,即便是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没有文化的母亲在屯子里以善良和美貌闻名。说起母亲的善良,有好多细节让我终生难忘。比如,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每有乞讨上门者,母亲总是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米饭端给他们;母亲善待生命,逢年过节要杀鸡宰鸭的时候,总是念叨几句“阿弥陀佛”,以缓释内心的不忍……

  客观地说,父亲把他的耿直性格遗传给了我,母亲则把她的善良种植在我的心里。他们用言传身教告诉我如何做人。但纵观父母对我进行的家庭教育,应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他们秉奉:棍棒出孝子。所以,唯一的教育手段就是“打”。

  当然,在那个年代,人们长久以来受“父道尊严”思想的影响,粗暴地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作为孩子要无条件听从父母的管教。而“棍棒教育”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维护家长权威的人们所遵奉的教育方式。所以,笼统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很多都有被父母打过的经历。在家长心里,孩子不打不成材,不打不成器。而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打骂,也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尽管我接受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带给我太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痛,但我从不记恨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只是不懂得用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爱。

  成年后,尤其从事心理咨询和教育研究工作后,我时常思索:如果我不叛逆,会挨这么多打吗?不会。如果我不生在这样的家庭,会有这样惨烈的肌肤之痛吗?也不会。可正是这种叛逆性格和“棍棒教育”,迫使我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路。有人要说,从这个角度讲,你接受的家庭教育岂不是成功的吗?不,我依然要说,父母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换作性格平和、懦弱、顺从的孩子,也许所有的天分都被扼杀在父母的严打斥骂中了。我不幸因叛逆而遭更多打骂,也庆幸因叛逆而没有流于平庸。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