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妈妈成长记

2009-12-28 09:29:24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当爸爸妈妈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

  孩子的行为能跟上我们的思路和节拍,能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成长,

  尽量不出差错、不惹麻烦、不调皮捣蛋……

  ——但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习,然后慢慢地成长为有“耐心”的爸爸妈妈。

  趁你接电话的工夫,刚刚学会用剪刀的女儿将你心爱桌布上的花一朵一朵地剪下来,使那块新买的桌布迅速遭遇了被“肢解”的厄运;你正心急火燎地赶写一个文案,3岁的儿子却缠着你、提出了一连串你不知如何回答的“为什么”,你的思绪被迫脱离了既定的轨道、再难继续;4岁的女儿在超市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包口香糖装进兜里,出来后得意地向你炫耀自己的“战利品”;5岁的儿子从院子里玩回来,在你10分钟前擦得一尘不染的地板上撒下一片片沙子,这在他已不是“初犯”了……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样?相信不少妈妈第一时间内的感受是;“我的肺都要气炸了!”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的行为能跟上爸爸妈妈的思路和节拍、能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成长,尽量不出差错、不惹麻烦、不调皮捣蛋,能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或者在做出了淘气的事情、制造了不少的混乱之后能长记性,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也使我们不再将同样的话说第二遍。然而,事实上孩子很难有如此高度的自律。他们会不停地弄出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恶作剧,或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完没了地重复同一个错误。今天我们制止了他的不好行为,明天他却变本加厉地做出更坏的举动,以致我们的忍耐超出了可以承受的限度,大发雷霆,直至声嘶力竭。

  其实,管教不需要大喊大叫,而咆哮式的教育恰恰最终将“教育”的结果抵消为零。因为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能自持的父母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对孩子说了些什么。

  假如你的苦口婆心并不能改变孩子无动于衷、我行我素的状况,你的冲动在孩子身上也激不起任何起色,那么与其将说教升级为叫嚷或一味地惩罚,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妥当?然后换一个思路,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有时我们需要第一万次地下决心——对孩子要始终保持耐心。因为,养育宝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操练父母耐心的过程。

  宝宝酷爱“肉加磨”

  无论是到朋友家作客,还是去动物园、游乐场,要想让3岁的阳阳在爸爸妈妈预想的时间内出门,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妈妈会不停地催促:赶快穿衣服、吃早饭,别玩玩具了、把你的图画书收起来,快点儿上个厕所、快来穿鞋……可阳阳怎么也快不起来,照样你急你的、我干我的。

  ▲ 错误态度:

  错误态度一:阳阳的“没有时间概念”,终于让妈妈忍无可忍地咆哮起来:“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就要迟到了!”“你再磨蹭,今天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错误态度二: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演变成一场战争!

  ★ 失误在这里:

  妈妈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节奏和自己的心理节奏不同步这个事实;而强求孩子“抓紧时间”,也超出了宝宝实际的理解能力。所以,妈妈的愤怒只能使阳阳感到一头雾水,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像她这么大的宝宝,是没有“迟到”和“早晚”意识的,在孩子的时钟里,只有“当下”和“此时”,不考虑几分钟以后的“未来”。

  对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玩就是学习,他们在玩耍时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和智力,希望自己的节奏不被“打乱”。如果孩子总是被迫地遵循或配合大人们的时间表,对自己的环境无法控制,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容易受到伤害。

  ● 达标做法:

  在孩子对时间的慢节奏和爸爸妈妈对时间的紧迫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第一步:头一天晚上,让宝宝提前半小时入睡,早上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再把出门的时间推迟半小时。这样,宝宝就多了一个小时做外出前的准备。

  第二步:协助宝宝跟上爸爸妈妈的“步调”,避免冲突。比如给孩子一些提示:“10分钟之内把衣服穿好”、“用5分钟的时间把玩具送回家好不好”、“再过10分钟,我们就得走了”……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机会。

  第三步:别指望一次提醒能够奏效,最好隔5分钟、3分钟再提示一次,让孩子对自己所剩的时间心中有数。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