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可以这样吗?》心灵成长与自由

2014-05-09 17:08:25出处:电子工业出版社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第四,她会玩幽默了。

  有一次她玩水,把衣服都弄湿了,非得穿着湿衣服睡觉,怎么说也不听,妈妈就很生气。妈妈一直板着脸,香香却一直若无其事。好长时间后,妈妈忍不住,就说:“我很生气,你必须向我道歉。”香香说:“没事的,我一笑你就笑了。”一听这话,妈妈马上就乐了,真是拿香香没办法啊。妈妈就“骂”香香:“小王八犊子,越来越会玩了啊。”

  有一天,她百无聊赖,去找妈妈:“妈妈,我没意思。”妈妈说:“宝贝,来,妈妈陪你玩会儿。”香香说:“不,不要玩。”妈妈很惊奇:“那你要干什么啊?”香香:“要是有个咪吃就好了。”妈妈于是大笑,抱着香香吃咪。香香断奶其实很晚,两岁才断,但还是时不时想吃一会儿咪,妈妈对此基本是完全满足。

  在放松中,在全然接纳中,生命最珍贵的品质之一——幽默,就这样自然地生长出来了。

  反过来,在严格、无聊、刻板、枯燥、不自由等土壤中,是很难长出幽默的树木的。

  大概就先说说这些,我没有去刻意地观察和统计,只是想起什么就跟大家分享分享而已。

  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这样渐渐长大了。养育孩子的过程,是辛苦并愉悦的过程。给予孩子以无分别的爱,则辛苦只是身体的,也就只是这么几年(前三年)的辛苦而已,但心灵的不可言喻的宁静和愉悦,则是当下满满和长久永恒的,是持续一辈子的。反过来,有分别的爱,其间的辛苦和烦恼,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相比无分别的爱)会多得多,且一波又一波,永无宁日。其间的心灵的宁静和愉悦,(相比无分别的爱)则会少得多,且看起来总是那么的短暂,总是那么的容易失去和无法把握。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努力选错了方向。

  林老师寄语:

  孩子怎么就长成这样了?

  没有说教,没有引导,没有指正,没有奖惩……一句话,没有分别。

  只是理解,只是允许,只是OK,只是满足……一句话,全然接纳。

  这样教育孩子,靠谱吗?

  靠谱!没有比这更靠谱的了!

  如果我们有怀疑,有歧义,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教育的真意义。

  教育的真意义,不是追求外在的行为和习惯,而是内心充分的自由。

  什么是内心充分的自由,就是上述的生命状态。

  也许你会疑问:这样的生命的状态,有什么好?

  这样的疑问,是源于我们对生命之道,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全然无知啊。

  这样的生命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给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豁然大悟。孩子这样的生命的境界,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中华文明最精髓的禅文化的精神,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啊,孩子的心,远比我们的心,纯真、自由、无邪、无住啊。

  那么,怎样才能永恒保有孩子的“纯真、自由、无邪和无住”呢?

  无分别,除此无他。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