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就是我给你的爱》处理孩子情绪的五个方法

2013-09-13 16:57:55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一  认真聆听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上帝赐给人类两只耳朵,一张嘴巴,目的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倾听是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倾听能够让对方倾诉心声,能够把心里的郁闷、压力等不良情绪都发泄出来,从而心情舒畅、精神抖擞。实际上,越是心情压抑的人有越强烈的倾诉愿望。

  1945年,德国集中营被解放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幸存了下来。当记者采访他:“是什么力量让你支持到现在?”他说:“是希望。每当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在脑海里一遍遍勾画回到家和妻儿团聚的幸福场面,每每想到这些,我便有了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轻人在回到家的第二天凌晨却在自家窗户上上吊自杀了。

  人们很费解,这不正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吗,怎么会在得到时却又撒手而去呢?

  后来,从年轻人的遗书中得知,他之所以选择结束生命,是因为失去了希望,他在集中营幻想无数遍的画面并未出现。

  当他回到家热切地向妻子倾诉自己的思念、自己这么多年的遭遇时,他的妻子忙着收拾家务、照顾儿子,根本就心不在焉,甚至不耐烦地打断丈夫,说:“明天再说吧。”可丈夫哪能等到明天,他一次次努力地想倾诉,一次次被妻子无情地打断。最后,他终于彻底失望,他发现一直支持他活下去的力量不过是自己臆想的“空中楼阁”,自己的存在原来没有任何价值。他再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心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可见,倾听是多么重要!它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最有效方式。

  一个离家出走的姑娘的母亲万分悔恨地说:“我不该随意打断她的话头,不管她如何滔滔不绝。这样当她长成十几岁大姑娘时,有事就会和我商量而不是离家出走。”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美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没得着优,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想让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我们要理解,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在孩子眼里,那就是天大的事情。我们不仅不能嘲笑、轻视,还需要认真倾听,停下手中的活(不要心不在焉),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随意打断),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耳朵。

  二  简单回应不加评判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节目的一个孩子:“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窃窃私语:“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感谢这位善于倾听孩子的主持人,他使我们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经常没有耐心听孩子讲完话,而急于下结论或者评判呢?毛泽东主席曾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父母常常还没摸清情况,或者不知道孩子究竟想表达什么,就自以为是地给孩子下结论或者提建议,这样不仅没有帮助孩子,反而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善于表达,和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离。所以,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请不要无故打断或者任意评判。如果孩子讲话停下来,我们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句子,如:“请你继续说……”“后来呢?”“那你有什么想法?”“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或者仅仅把孩子的话重复一遍,帮助孩子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这样既能使我们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还会使孩子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真挚。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