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独二代”的过度早教

2010-05-11 09:35:29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独二代”是指在4-2-1家庭,即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独生子女。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他们也进入了“而立之年”,其中一些已经成家立业、养育后代,而他们的孩子同样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称为“独二代”。于是父母两大家庭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独二代的身上,而值得关注的是,过多的爱有可能造成早教过度。

  案例:一所医院儿科接诊了一名两岁男孩,原本孩子活泼好动、爱玩爱笑,可最近脾气逐渐变得暴躁,白天无精打采,夜里又常常做噩梦。可检查显示孩子的身体并无异常。医生仔细询问后断定,妈妈对孩子实施的早教才是病因所在——每天竟让这么小的孩子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光盘,再做一个小时的智力开发游戏。

  绝大部分“独二代”孩子正在经历这样的过度早教。“不到1岁开始识字、学算术,刚会说话就背唐诗、学外语,两三岁开始学乐器,四五岁开始学小学课程……”这就是很多“独二代”小孩的生活轨迹。

  调查分析

  妇联对1054名孩子家长的调查显示,当问及“在家庭教育中,您在下列哪方面下工夫最多?”30岁及以下家长首选“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的达到78.1%,高于“身体素质培养”(64.1%)和“道德品质和做人的教育”(54.7%),且高出31岁及以上家长23.2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术等知识,有28.2%让孩子学习外语,20.3%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参与上述三类学习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没有参与此类学习的孩子。

  专家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和行为活动等方面存在着关心过多、忧虑太多、指导过多等过度化倾向。强迫小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而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无形中成了一种“心理虐待”。所谓的“心理虐待”虽不是父母们故意所为,但是当过度早教成为现实,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而不顾及孩子自身的成长需求,这是一种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往往被孩子成长中的某些暂时的积极的表象所掩盖。

  建议:注意早教适度性

  1、要注意给孩子留一定的自由空间,不管是亲力亲为的早教,还是早教机构的课程,都要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只有宝宝愿意上才会上得好。

  2、要注意教育的方式,避免整天说教给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副作用,要注意利用父母自身的言行及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太多的说教易使孩子变得自卑和失去自我认识,而自卑感会掩盖孩子有可能发展的巨大潜力。孩子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自我和自信,因为有自我的人才会有担当和责任意识,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也才更易成功。

  3、切勿急于求成。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渗透更有意义。也不要急于对孩子进行专业训练,高强度的训练挤去了孩子应有的玩耍时间,使孩子过早失去了孩子的天性。如孩子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训练还会成为孩子沉重的包袱,孩子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心理、性格还受到扭曲,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呱呱教如是说

  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如今,在“独二代”的家庭教育中,启蒙教育越来越早,涉猎的领域越来越宽,使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当父母们为孩子的早慧以及他们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特长感到欣喜的同时,由过度教育所带来的孩子身心健康的隐忧往往被忽略了。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