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说还是不说?

2009-03-24 09:56:48出处:pckids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家庭教育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由此,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孩子眼中的生命现象是这样的

  孩子对不同情境下的生命现象,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下面的情景就展现出他面对生命现象时的不同表现:

  情景1:2岁3个月大的乒乒与父亲玩枪战游戏,只见双方拿出“手枪”瞄向对方,嘴巴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只见乒乒倒下来,眼睛闭上,妈妈问乒乒:“你怎么了?” 乒乒笑眯眯地说:“我阵亡了!”接着,马上翻个身又站起来,展开另一次枪战。就这样,发出“啪、啪”声、倒下来、“我阵亡了”、站起来、再发出“啪、啪”声,这场“亲子枪击战”笑声不断。

  专家解析:在男孩心目中,玩战争游戏时“死亡”是一个必要环节,这种情况下,当然无需将“什么是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凸现出来,而破坏了游戏的兴致。

  情景2:有个小男孩,平时喜欢在爸爸身上跳来跳去玩,很调皮。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脏病过世,小男孩非常难过,认为一定是自己太顽皮,害死了爸爸。家人怎么劝都没用,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专家解析:这个小男孩面对父亲死亡时表现出的是一种自责心理,这时最好立刻告诉孩子真相,找个跟孩子亲近的人,在孩子感到熟悉而安全的环境里亲密地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仍旧被爱,往后也会持续被关怀,降低他的孤独感。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导致了亲人的死亡,没人能预防死亡。亲人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及肢体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问问孩子在想什么,想知道些什么。

  情景3:3岁半的丁丁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他便从“麻雀在干什么”开始连珠炮似地提问:“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