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教育该反思了!

2011-09-05 10:31:42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孩子重压下“断绝母子关系”

  小学5年级的伢,在妈妈的重压下,竟然要“签字画押”断绝母子关系!焦急的妈妈王丽(化名)在网上发帖求助:“我该怎么办?”其实,早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就送儿子到校外培优班培训英语,但孩子似乎不太喜欢英语,学着学着就厌烦了。这个暑假,王丽准备在家里亲自辅导孩子英语,不料孩子却和她唱反调。

  不久前,美国虎妈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式父母的热议。与之相比,王丽俨然中国虎妈,而她对孩子的要求在中国妈妈中却很寻常。有网友犀利地指出:“母子关系都到这个程度,还在纠结如何辅导孩子学英语,何为本,何为末?”这个问题,显然值得当下所有的中国妈妈思考。

  中国父母被逼成“变态娘”

  最近,网民家长中又流行起一个新词:“变态娘”,一名网友家长发布题为《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帖子,历数自己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得不让孩子去参加各种培优班的各种“变态”行为,认为“爱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来吧?”此帖一出,很多孩子父母也自认同样是“变态娘”、“后悔爹”。大家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辛劳与变态,一边表露出对当前教育环境的愤怒与无奈。

  这的确是独特的“中国式父母”现象。在国外,比如在我的祖国瑞典,孩子们在学业方面的压力来得晚得多,年幼的孩子们通常更注重个人兴趣的培养,比如参加一些音乐、体育方面的训练营,而非像中国孩子那样早早地开始学习学科知识,参加各种培优班,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不过,哪一种模式更好,现在说还是为时过早。其实这几年国外教育界也对于中国教育模式表现出了高度的专注,中国模式的早期压力确实让中国孩子的学习表现出众。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确在全球范围遥遥领先,上海学生曾经参加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测试中取得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第一的佳绩。当前中国的小升初考试中,数学的比重可能会占到一半以上,这样的背景环境催生了大量培优班,尤其是奥数、奥物等理科类培优班。培优本身并没有错,而在于如何看待。

  因此,身陷“变态娘”现象而深感无奈的家长可以换另一种角度来审视,尝试去理解这一现实,中国的教育体系确有它的独特和成功之处。从专业教学角度而言,每个人的学习智能类型都是不一样的,有逻辑型、视觉型、运动型、音乐型、语言型、自然型、内敛型和外向型等。父母们不应妖魔化各种培优班,一方面抱怨,一方面又一味要求孩子参加并不适合自己学习特性的培养班,这样只能适得其反。上不上培优班,家长应按需择优,不必一窝蜂。

  评判

  抽了包办父母一记耳光

  白纸黑字,母子俩“对簿公堂”般签字画押,只因孩子难负重压。伴着一丝黑色幽默的戏剧,无疑刺痛了无数家长们的心,也敲响了教育问题的警钟。暑假期间,纷繁复杂的课外辅导班目不暇接,父母亲不仅要以各种方式将孩子送进最好的辅导机构,最终结果并未如愿。高压下也产生了畸形心理,双方关系慢慢冰封,极端行为亦层出不穷。

  “要我读”还是“我要读”两者的角色转变应当正视。当下,培优教育的大语境下,城市里的孩子们假期或琴棋书画、或奥赛班、或体育训练等等,都说明了家长以自己心目中的模式培养孩子。其效益当然利弊兼存,孩子个人能力得以提升,但却难免模式化,必然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小小年纪唱反调,扬言“断绝关系”透露的是父母亲的无奈和苦楚。一个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惊悚名字取名“父母皆祸害”,代沟之间的时代对峙倒置了僵硬的双方关系。这也导致了“家长焦虑症”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伤,也即是标准的“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包办人生”。显然,这“以爱之名”的高压培养模式下,最终也造就了孩子的叛逆和不安。

  替孩子“包办人生”的传统做法必然导致厌倦心态的滋生和繁殖,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在坚持孩子个性独立的同时,以可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当地加以素质拓展和提升,而非完全一己之私的“灌溉式”辅导。

  妈妈错在急功近利

  “心仪的初中”也好,“重点初中”也罢,当妈妈的希望儿子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这本没有错。但这炎天酷暑,本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日子,可你非得送儿子去校外培优班学习英语不可,而孩子却又“厌烦”,这就有些“强捺牯牛喝水”。此时此刻,当儿子与你翻脸后,气愤的王丽戗儿子:“你脱光了我给买的衣服才能离开这房子,还要赔我在你身上花的钱。”——这哪里是在教育孩子,简直就是在“做生意”。再来看王丽的儿子,他多少也对其妈妈的这种“言传身教”有些“耳濡目染”;甭看这孩子才上小学,但他还是蛮“讲契约”的——欲断母子关系,他要妈妈签字画押,只不过表现得有些“急”;同时,这小子也是蛮有商业头脑的——面对母亲的“算总账”,他反驳:“你是自己愿意投资的,亏损了就得自己承担。”

  身患“焦虑症”的“妈妈王丽”,你只顾“抱怨儿子”,却不知道自己教育孩子“路子不对”。

  孩子不愿去校外培优班学英语,父母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儿子不愿去学英语?”一者,暑假是放假的日子,还是上课的时光?二者,孩子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去学英语”,是为了“妈妈的面子”,是为了自己“将来的人生”,还是为了“济世安邦”?三者,英语该怎么学?是“自觉自愿”而循序渐进,还是“被强行塞进校外培优班”?四者,也是更为关键的,“妈妈王丽”,你的孩子现在英语成绩不好是不是将来就一定成绩不好,他现在“厌烦英语”是不是将来就一定“厌烦英语”?你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得尊重孩子,就得“从长计议”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妈妈王丽”,你儿子才上小学,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只要方向对头,不要怕路途遥远;但怕就怕,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急功近利”。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