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的小学生都在学什么

2013-09-04 00:06:00出处:PCbaby作者:娜娜

我要分享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

  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这两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细细想想,它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解密:古代的小学生都在学什么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这是佛法的名词。现在能说这个名词的人很多,但是这个名相所含的精义,能够说得出来的人就不多了。

  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

  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中国童蒙养正的主要内容。遗憾的是我们现代年轻的父母多注重子女纯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习练,而忽略了孩子的根本教育。但有没有这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且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两个新分配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甲和乙,学业成绩是同样的优秀。但试用期过后,单位只留下了甲,却没有给乙转正的机会。为什么呢? 我们看一看甲乙的表现:

  甲到办公室后,微笑而有分寸地与同事和领导打招呼,在工作中言语有礼,称呼冠师,尊敬每一个同事。工作之中常常热心帮助大家,大到电脑故障的解决,小到提重物,擦桌扫地,样样干得。同事们也因此都乐于在工作中教导和提示这个新来的小伙子……

  乙呢?不论是到达还是离开办公室对谁也不打招呼。对于单位的长辈直呼其名,态度随便。周遭同事需要帮忙时,他往往是视而不见。就连午餐也是大家都点好菜后,他才来,还有人未吃完时,就无故提早退席。常常令大家感到另类、不易交流、不好合作。

  甲乙的差别实际上就在于有没有接受过基本的、点滴的、做人的教育。乙的职场生涯从一开端就跌跤了。

  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在幼童阶段进行的德行培养、做人教育和生活学习,其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远比此例所表述的要重大且深广得多。古人的教育是全方位的育儿教育,通过生活学习实践,扎扎实实地实现变化气质、养正心性,在此基础之上的才艺和知识的研习才能真正起到改善民生,造福社会的目的。在此我们推荐《朱子童蒙须知》,请为人父母者从了解到实证,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受益。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