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破坏大王 三招帮你搞定

2012-04-24 15:23:17出处:PCbaby作者:郑欣欣

我要分享
1孩子的破坏行为有原因回顶部

  有些父母常会抱怨,自己的孩子破坏欲太强了,一些玩具在他们的手里总逃不过“厄运”,支离破碎,而且孩子被教育过后还是屡屡犯错,这到底是怎么了?

  孩子的这种状况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儿童破坏性行为,也是孩子探索、了解未知事物的方法,父母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适当地进行这一行为,但是也要穿插着引导,让孩子的这种行为慢慢往“正道”上发展,而不是盲目地破坏为。

孩子的破坏行为有原因

  爱搞破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虽然他们表现恶报“症状”和程度不同,但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1、强烈的好奇心

  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希望去了解,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一探究竟,用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2、有限的控制力

  孩子由于年龄特性的原因,手眼协调能力没有发展成熟,所以有些事情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常常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些事在大人看来就是一种破坏行为。

  3、强烈的抗议感

  当孩子的一些要求被拒绝或是遭受到挫败后,他们会用一种破坏东西的方式来表达抗议。可能是被拒绝感到了伤心、失望,所以孩子用这种极端来表现不满。

  4、盲目的模仿力

  孩子喜欢模仿,总想着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很多的事情,一有机会就会上演“模仿秀”,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导致方法错误,被认为是一种破坏。

  5、错误的创新力

  孩子出现破坏玩具的行为,有可能是对玩具的玩法感到了厌倦,想开创一种新的玩法,却很少会考虑到物品的价值所在,也没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当自己的创新出现失误后,就破坏了原有的物品。

  6、很有趣的感觉

  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缺少考虑和顾忌,只要是他们觉得好玩的、有意思的,就有可能会去做,例如把图书中彩页撕下来折飞机、用水彩笔在墙上乱画……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及时地给予制止,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2在破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回顶部

在破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

  当把玩具交到孩子手中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只是在刚开始时会加以爱惜,不出几天,原本漂漂亮亮的玩具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当大人看到散落一地的“杰作”,心里自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严厉斥责孩子。实际上,孩子充满了求知欲与好奇心,喜欢去探索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所以,喜欢破坏玩具的孩子,大多只是想知道玩具“肚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才把它拆开来看看。

  比如很多男孩子把玩具车拆开,看看车子为什么会动,他们是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找到问题的根源。

  对于孩子的这种“破坏”,父母要对其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父母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而且,父母仅仅不打击孩子的“破坏”行为还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父母要采取积极的手段,把孩子“破坏性”背后的天赋引导出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如果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父母可以适时地参与到孩子的“破坏活动”中去,和孩子进行互动,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探究——重建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父母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去思考。可以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并在问题提出后,指引他们从“破坏”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他的成长有关,父母千万不要盲目禁止,使孩子变得畏手畏脚,而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天性。另外,父母也可以多给孩子选购不易弄坏的玩具。

正确为“破坏大王”挑选玩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了,好奇心、求知欲望也强烈了,因此,孩子在玩玩具时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为了不让孩子进行盲目地破坏,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应注意:

  选择低结构玩具

  当孩子开始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了,已经有了初步的生活经验和表现欲时,就要为他选择一些可随意改变形状、色彩鲜艳的低结构的玩具,如积木、插板及可塑性较大的油泥等,让孩子可以任意地搭建和创造。

  选择智力型玩具

  变化多端的魔棍、魔块、小型拼图等智力玩具,可以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得满足,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参与智力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选择玩具材料

  适当地为孩子提供玩具材料,经研究发现,一些能做玩具的材料对有破坏欲的孩子更有益、更合适,如布、纱、纸、泥等自然材料,能给他们更多的探索和创造的机会。

3三招搞定孩子的破坏行为回顶部

三招搞定孩子的破坏行为

  有幼教专家称,孩子天生具有“破坏欲”,并且适当地进行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把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拆开,是孩子进行学习和探索的一种方式。如果父母能合理地引导、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从小培养孩子深厚的求知欲望,可以为其一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开端。

  一、了解孩子内心

  孩子搞破坏总有其背后的心理原因,父母如何能了解孩子的内心,弄清楚其破坏的原因,就不会手足无措了。例如孩子在1岁前,会对两个不相关物品之间的联系而感兴趣,牛奶洒在地毯上会被吸收之类的事情会让孩子极为有兴趣,也想着自己动手体验。而在1-2岁时,孩子会对事情发生的过程产生兴趣,按开关灯会亮会灭,这使孩子很惊奇并乐此不疲。

  孩子的行为是其思维的体现,他们的一些破坏行为往往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小意外。所以,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

  二、给予孩子练习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意义,有时却不一定值得鼓励,也不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中止。孩子对于周围环境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往往是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在他们手眼的协调尚未成熟时,动作会有一定的难度,由此而出现的失误在父母眼里都有可能是破坏行为。如果父母盲目地禁止和训斥会减少孩子练习的机会,所以这种做法不可取。只有了解孩子的发展,细心地协助孩子去练习,让自己的动作日益成熟,才能有效地避免破坏行为的发生,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三、正确引导孩子

  在父母发现孩子的破坏行为时,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干扰了判断了,然后看看孩子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再决定如何纠正和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而父母是否拥有成熟稳定的判断力更是极为重要的。孩子拥有爱破坏的天性,也很有可能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展现,父母如果懂得善加利用的话,给予引导和鼓励,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日后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会有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父母的个性不够成熟,对孩子不够耐心的话,很容易会抹杀了孩子爱动、好奇、探索的天性,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及智能培养。

  孩子的破坏行为,对父母的耐心和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父母要明白,孩子快乐、有天性的成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绝对不能为了维持环境和物品而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和发展,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成长吧。

  精彩推荐:

  宝宝搞破坏不是他的错

  六个理由向你解释孩子的破坏欲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