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早教中心︱孩子没耐心缺乏自控力?被曲解的“延迟满足”耽误了多少孩子

2021-12-15 16:11:46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我要分享

  每次讨论“孩子想要的东西该不该买”,爸爸妈妈都会提到“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即使不对孩子进行刻意训练,大人也会担心“会不会惯坏孩子”。

  也有人说,每当大人在场时,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糖也不吃,巧克力也不爱;等父母转了个身,孩子就变了,不仅要吃还央求“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这时父母才恍然大悟,平时对孩子的“延迟满足训练”出了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到底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呢?

  1

  棉花糖实验

  说到“延迟满足”,很多人可能听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Bing Nursery School)主持了一项实验。初衷是想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有32名孩子成功参与了实验,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

  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如果能等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而有的等了15分钟,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实验中孩子的能够等待的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能力”。而持续的跟踪回访发现,那些“高延迟”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比同龄的孩子更优秀。

  那些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他们后来的SAT(美国高考)成绩越高,他们在青春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越强;在他们27-32岁这个年龄段,也有较低的体重指数,能够更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适应能力、应对沮丧和压力能力也比较好。

  这个实验以及数十年后的后续研究告诉我们:生命中早期的自控力,对之后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以这个研究为依据,“哭声免疫”、“延迟满足”,被很多父母用在训练孩子的情绪管理和自控力中。

  “孩子小时候要训练他自己睡,哭了不要抱,不哭才抱。”

  “孩子喜欢啥,不能马上给他买,要‘延迟’。”

  “妈妈,我想要这件裙子。”

  “我们下次再买好不好,妈妈没有带那么多钱,而且你已经有很多裙子了。”

  “可是,妈妈,你上次说过下次买给我的。”

  很多大人只抓住了“延迟”,有没有想过,孩子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愿望一次次落空,该有多失望。如果没有体会过当下拥有的满足和快乐,又怎么心怀期待地迎接明天?

  2

  什么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为了获得将来更大的利益,从而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由孩子判断哪个利益更大,自己决定要不要再等一会儿,实现“自我延迟满足”。这其中,被大家经常忽视的关键词是“主动”。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被动延迟”,做判断和决定的主体都是父母,孩子们完全没有主动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延迟。大人一味的延迟,忽略了对孩子主动性的引导和培养,别说自控力了,连“他对大人的信任”也牺牲掉了。

  所以说,“延迟满足”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的欲望,只经历风雨看不见彩虹。而是在孩子得到了足够、应有的满足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调控能力。

  3

  “延迟满足能力”受什么影响?

  年龄

  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们,大部分在4-6岁,最小的3岁半。而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都不能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面对棉花糖的诱惑,他们会在30秒内就按铃(请工作人员来),或是一点点地吃掉。相比之下,在一些研究中,60%的12岁孩子能等待长达25分钟。

  米歇尔本人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4岁以下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主动延迟的早期萌芽;大多数孩子在8-13岁时,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一结论也跟神经发育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信任感

  2012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发表了他们的成果:延迟满足能力,与信任感密切相关。

  这次的实验加了一个步骤,分为两步: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如果等待,就能得到“好看的蜡笔”;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所谓“可信的大人”,就是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承诺,真的给孩子带来了“好看的蜡笔”。

  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一组的大人在第一步中失信食言,最终找借口没给孩子蜡笔。那么,第一步实验中大人的表现,对第二步有什么影响呢?经过两步实验过程,结果:A组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我们都听过《放羊的小孩》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对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如果我们跟孩子已经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那么带孩子去商场,当我们提出“换个地方买”或者“等你过生日了再买”,孩子的接受度就会好很多,因为他相信大人不会骗他。

  让孩子相信会有第二颗棉花糖,等待才有意义。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孩子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会更有安全感和自控力,而经常不被满足甚至被欺骗的孩子,则很难有自控力。

  “延迟”策略

  克服美味的诱惑,对我们大人尚且具有挑战性,对孩子来说则是一个更大的考验。那些能坚持住抵抗诱惑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自控能力更强呢?未必。

  自控≠硬抗,孩子们其实也在运用策略抵抗诱惑。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实验中,有的孩子面对“诱惑”会用手蒙住眼睛,或者把头转向另一侧,这其实都是非常有效的“抑制”策略。所以,要实现延迟满足,也是有方法的。

  成功实现延迟的孩子,找到了能让他们分散注意力、冷静下来的方法。比如:去玩别的玩具,让等待的过程不那么无聊;不去想它有多么吸引人;或者把棉花糖想象成棉花球、照片,告诉自己“‘照片’可不能吃哦”。这些策略和方法,也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的。

  依恋关系

  1岁半的小宝宝,面对妈妈的短暂离开,会有什么反应呢?研究者发现:

  他们有的会紧盯着大门,很快就哭了;有的会通过玩玩具,成功地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妈妈身上转移走,避免了强烈的不安情绪。而这些曾表现“淡定”孩子,在5岁的时候,也能在棉花糖实验中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等待第二颗棉花糖。什么原因呢?

  在孩子成长早期,大脑非常具有可塑性,如果经历过极度不愉快、得不到关爱,孩子的一些重要神经系统可能就会变得异常脆弱,易受伤害。即使是相对平和的环境压力源(比如,父母之间长期进行非身体暴力接触的争执),也可能会严重损害孩子的神经系统。

  孩子早期的情绪体验,一般都会植入到他们的大脑结构中,对他们日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6-12个月的孩子,在熟睡时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脑部成像扫描。那些生活在父母之间存在长期争执家庭的孩子,听到父母争执的声音,其大脑内控制情绪与压力的区域会被更明显地激活。

  所以,不要让孩子的压力一直处于长期增加的状态,发展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依恋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孩子刚出生的几个月,爸爸妈妈应将孩子的注意力,从那些导致不安情绪的内容上,转移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上。经常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转移,从而让自己更加冷静。

  -END-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