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讲成语故事·正直有信卷-书摘

2018-08-10 15:24:1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1编者序回顶部

1

  编者序

  在芝麻做主持人的这些日子里,感触很深的一个地方,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了。

  中国的语言文化很神奇,在成语的世界里,往往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和想法,只需要四个字或很少的几个字就能够表达清楚。比如,当们遇到困难,大团结起来一起面对的时候,我们就说“众志成城”。这样铿锵有力的四个字足以把这些含义生动地表达出来。

  其实,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成语,就会知道成语和我们古代深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的经典、历史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成语中有历史、有地理、有科学、有文化。

  学习成语背后的典故,就会知道许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当我们学习了“封狼居胥”这个成语,就会知道西汉时的北方有个叫作“匈奴”的游牧民族,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而擅长骑马,有着自己独特的游牧文化;而早在西汉时,中原与西域各国就有了十分密切的联系,丝绸之从那时起开始辉煌闪耀,这种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自古以来,成语典故就一直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吟诵宋人范仲淹的词作《渔家傲·秋思》时,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你是否知道这位宋朝词人是引用了东汉时大将军窦宪为了纪念自己大获全胜的一次战斗而产生的一个成语“燕然勒功”呢?当我们坐在充满炸汉堡的快餐店里,享受着快餐美食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感慨原来美食有时候也要“兵贵神速”呢?

  成语典故承载了太多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经引用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个成语来激励学子,后来,这两个成语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一直延续至今。

  在成语典故中,我们看到了尽忠报国的岳飞、卧薪尝胆的勾践、一诺千金的季布、凿壁偷光的匡衡……从他们身上,能发现流传了千年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芝麻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朋友们能和芝麻一起学成语,不但可以了解那些有趣的故事,还可以更深刻地去感受成语背后所蕴含的美德和历史文化。当然,芝麻还希望大家学习成语能够像芝麻一样,让成语变成自己日常语言的一部分,把成语像口头禅一样说出来!那样,我们不就是“出口成章”了吗?

  芝 麻

2碧血丹心回顶部

  碧血丹心

  相传,在东周时期,有一位叫苌弘的大臣,为人清正廉明,对国君忠心耿耿。但当时由于国君昏庸无能,东周一点点衰落下去,在国君死后更是爆发了长达五年的内乱。

  为了平息周王室的内乱,苌弘协同大臣刘文公,借助晋国的帮助,辅佐新的国君登上了王位。苌弘尽心竭力,又有一身本领,深得新国君的信任。君臣同心,立志复兴周王室。但是,诸侯国只是表面上对东周俯首称臣,实际上却都在等着周王室灭亡。因为一旦周朝重新强盛,就会收回诸侯国手中的权力,所以诸侯们对苌弘复兴周王室的做法非常不满,便想办法要除掉他。

  晋国的一位大臣在国君面前污蔑苌弘,想要离间他和苌弘之间的君臣之情。但是国君深信苌弘的为人,并没有相信这位大臣的一面之词。这个大臣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付不了苌弘,便伪造了一封苌弘通敌叛国的假信,并将这封信故意透露给刘文公。

  刘文公看到这封信之后,以为苌弘背叛了当初的信仰,他非常愤怒,请求国君立即搜捕苌弘,并诛灭九族。

  在“证”面前,国君也不得不怀疑苌弘,但是又不忍心杀了他,便下令把他流放到了千里之外的蜀地。

  苌弘有口难辩、心灰意冷,没想到自己对周王室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因为一封假信,落得如此地步。到了蜀地之后,苌弘便剖出了自己的心证明清白,以死明志。

  传说苌弘的冤死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怜惜同情,他们将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子一看,苌弘的血已经化作了晶莹的碧玉。

  

1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兵抗击元兵,但宋朝气数已尽,文天祥等人还是战败被俘虏了。元朝官员多次劝他投降,甚至连皇帝忽必烈都对他以礼相待,文天祥始终拒绝,并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千古名句。

  【出处】碧血丹心,出自《庄子·外物》。

  【释义】碧血丹心,意思是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

  心。形容忠诚坚定。

  【近义词】赤胆忠心、披肝沥胆。

  【反义词】狼心狗肺、背信弃义。

  芝麻用成语

  超飞:国旗护卫队的军人们简直是太帅了!也好想去当兵啊!

  小薇:哈哈,那你得先把玉米棒放下才行,你的肚子太大了,得减减肥了。

  超飞:每个男子汉都要有报效祖国的碧血丹心!胖胖的男子汉也有,不许笑!

  小薇:好好好,我不笑你!你有保卫国的决心,我崇拜你还来不及呢!

  芝麻:超飞,你的志向真的很伟大呀,是个男子汉。

  超飞:哎呀,我都被你们夸得不好意思了。

3大公无私回顶部

  大公无私

  先秦著作《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平公命人四处寻找人才。

  这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如今国需要人才,地方上的百姓也需要好官,南阳县缺个县令,依你之见,派谁去最合适?”

  祁黄羊想了一会儿,说道:“微臣觉得解狐最合适不过了,他一定能胜任。”

  晋平公奇怪地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为什么你还会推荐他?”

  祁黄羊摊了摊手,笑着答道:“您只问谁能够胜任县令一职,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听后笑着说:“好,那就让他去吧。”随后,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当县令。解狐上任后,替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县里的百姓都称赞他。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让祁黄羊进宫。

  经过上次对解狐的推荐,晋平公对祁黄羊更加信任了,见祁黄羊来,直接问道:“如今朝中法官一职正空缺,你看谁比较合适?”

  祁黄羊不假思索地回答:“祁午能够胜任。”

  “祁午?”晋平公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理直气壮地说:“您只问谁能够胜任法官,并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啊!”

  晋平公说:“好。”随后便派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法官之后,替人们解决了很多棘手的案子,深受百姓欢迎与戴。

  此后,晋平公对祁黄羊更加看重了。

  后来孔子听到这两件事,称赞祁黄羊:“祁公推荐人才是以才能为标准,不因解狐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也不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祁公才真称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1

 

  大公无私这个词在古代很多书中都提到过,如《汉书》中引用贾谊写的话:“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这句话并不是夸赞某个人的,而是形容法律的效果,只要依法办事,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像天地一样无私。又如《礼记》中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句话是说苍天不会单独护佑某个人,大地不会单独托举某个人,日月也不会单独照耀某个人。孔子用天、地、日月这三个比喻来教导自己的学生子夏,要做一个无私的人。

  【出处】大公无私,出自《管子·形势解》:“雨至公而无私。”宋·唐士耻《黄帝陶正箴》:“至德无滥,大公无私。”

  【释义】大公无私,由至公无私演变而来,意思是办事公平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

  【近义词】公而忘私、舍己为公、面无私。

  【反义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超飞:我今天才发现,芝麻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小薇:嗯?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超飞:嘿嘿,今天芝麻在上捡到一个钱包,交给老师了。

  小薇:哎呀,超飞,那只能说芝麻拾金不昧,大公无私是指不因自己的原因而存私心,重点在于公正、没有私心,芝麻这可不能说大公无私。

  芝麻:你们在说什么呢?

  小薇:超飞在夸你呢,说你拾金不昧。

  超飞:是呀,本来想夸你大公无私呢,结果用错了成语……

  芝麻:哈哈,那我可不能辜负超飞的赞美,得努力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