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要当好父母,先学好“个体心理学”

2016-01-04 11:29:21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但要让他们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照顾好他们的心理,尤其是要注意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

  家长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对他的未来在心里谋划了一下:我的孩子以后一定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把他培养得有多么优秀。这种情景是无意识形成的,却无时不在。在家中比较受关注和重视的孩子,进入学校后一旦这种关注和重视减小,孩子不适应感带来内心的自卑,希望超越现实,让自己在学校也能获得如同家庭般的关爱。于是,孩子的家庭行为在学校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去获得在学校里大家对他的认同感,包括学习优秀、恶作剧、调皮捣蛋等。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以及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再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动机,不能只看表象,否则就不能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对症下药了。同时,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产生的问题很多来自家庭原因,而在学校就暴露出来而已。

  孩子和社会相处的过程就是产生社会情感的过程,社会情感与生活风格是有区别和联系的。孩子的生活风格主要体现在对三种关系的处理上: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自己的职业问题,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我们能够感觉到一个人一贯的生活风格,如专横武断—善解人意、积极向上—消极应对、贪婪索取—无私分享、专注专一—变化多端……这些风格,有些只是中性的不同应对策略,这其实相当于性格;有些则是社会标准,是大力赞同或极力反对的,这与社会情感相关。

  观察孩子对社会的情感,要多看他的行为,而不要看他说什么。有问题时,不要孤立、单一地看待问题发生的环境。我认识两个孩子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和学校的同伴打架的问题上,他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个家长说:“他打你,你可千万不要吃亏,一定要胜过他!”自此后,自己的孩子就经常和另一个孩子打架过招,两个孩子都频频受伤。另一个家长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就先问情况,当她知道另外一个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年龄小时,她说:“做人总得讲个理吧,哪有以大欺小的?”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她又对另外一个孩子说,“不能打人,要做好孩子,你看看,你年龄虽然小,可是个头却比哥哥大,哥哥是打不过你的,但是你要知道打人不是好孩子。”从此后,两个孩子就再也没有交手过。第一个孩子的家长不善于研究孩子的心理,只是一味让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本来好斗的两个孩子更加不和谐,而另外一个家长以理服人,最终两个孩子重归于好。如果家长的教育不到位,学校的教育也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尽管有很多优秀学生,但是也不乏“问题儿童”,因此,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学会怎么样很好地与人相处,他到了学校也有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有性格缺陷,就很容易怪罪到学校,其实根源却在家庭,在于家长自己。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