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我用口服药物治好了儿子的肺炎

2015-09-01 10:21:15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儿子乐乐第一次患肺炎是15个月大的时候,咳嗽伴发热,病情发展到第6天,乐乐已经满肺的哮鸣音和湿啰音,伴有呼吸急促。我已经有些心乱如麻了,于是带上乐乐去医院化验、拍片。血常规化验、CRP等炎性指标提示有细菌感染可能,胸部X光片提示双下肺有小片状阴影,均支持细菌性肺炎的诊断。

  检查结果出来后我纠结来纠结去,还是舍不得让乐乐打针输液。犹豫不决之时,我去咨询了一位我信任的上级医生。他了解了乐乐的情况后,坚定地支持我给乐乐保守治疗,于是我果断带乐乐回家,开始在家口服抗生素、雾化治疗,自己密切观察。当时乐乐年龄比较小,又是第一次做雾化治疗,比较抗拒,我都是等他睡熟以后悄悄给他雾化,雾化完以后再轻轻给他用小毛巾抹抹小脸,拍拍背。(雾化治疗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治疗效果。)

  到了恢复期,乐乐咳嗽的时候有好多痰,我便给他拍背帮助排痰,晚上只要一听到躺在床边的乐乐咳嗽,我就潜意识里拍几下,一直拍到手都酸了。整整又折腾了一周,乐乐终于慢慢恢复起来了。算起来乐乐从起病到完全恢复前后历时半个月。

  对于小儿肺炎,过去传统通用的方法和经验基本都是收入院治疗,抽血化验、拍片、输液治疗,我们一直存在一个惯性思维:肺炎必须要这样治才会好。在我用口服药物的方式治好儿子乐乐的肺炎之前,这种药物保守治疗的方式我也是想都不敢想的。

  有了乐乐的经验之后,我开始选择轻症的、符合门诊口服药物治疗,并且家长能够充分理解同意的肺炎患儿开始试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家长再也不用揪心地守候在病床前,孩子也省去了不必要的打针输液。现在,我接诊的大部分轻症肺炎患儿都不需要依赖输液治疗,治疗也更加从容和得心应手。当然,重症肺炎或者有住院指征的肺炎另当别论,如何治疗一定要遵循主治医生的意见。

  肺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肺炎的治疗和恢复都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们不要焦虑,要耐心护理孩子,并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尤其是已经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的孩子,医生会根据病原菌和孩子的病情来决定具体用何种抗生素以及用多长时间,这时,家长们要谨遵医嘱,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足量足疗程。

  既然大多数普通肺炎都可以不输液和住院治疗,那为什么医生往往还要求肺炎孩子住院、输液治疗呢?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病情严重,而是因为大部分父母不懂准确观察和正确护理,甚至不能很好地遵医嘱。

  一般来说建议以下情况的肺炎患儿住院治疗(根据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最新制订的《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 伴有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应住院诊治,接受儿科专科监护。这种情况可能预示着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了缺氧情况,表现为口周青紫,严重时肢端发绀,检测到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0%。

  ● 可疑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6个月的婴幼儿应及时住院诊治。

  ● 强毒力的致病菌,如由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可疑或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应及时住院诊治。

  ● 家庭护理不到位、治疗依从性差或随访困难者应及时住院诊治。

  这四种情况是需要医生去判断的,因此是否需要住院还是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一般医生让肺炎患儿住院治疗大多数是出于第四种情况的考虑,因为父母护理不到位、治疗依从性差、随访不及时等有可能导致孩子的病情延误或加重,影响疾病的恢复。所以,宝宝确诊肺炎后,如果因为合理的原因被要求住院治疗,也不必盲目拒绝,尤其是家长没有足够的医疗护理常识时,还是应该遵循医生的意见,该住院时就住院,对医患彼此都更加安全。

  通常,轻症和普通肺炎不一定需要住院或者输液治疗,医生会评估孩子的病情与家长的依从性来综合判断,但如果孩子是重症肺炎,则一定要马上就医,住院输液监护都是必要的。

  重症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

  ● 若孩子患重症肺炎,会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出现严重缺氧的表现,多个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一些感染中毒的症状。

  ● 孩子的意识可能会发生改变,突然会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抽搐昏迷。

  ● 孩子可能会食欲差、上吐下泻、腹胀、呕血便血,因为循环变差,孩子会尿少或无尿,四肢冰凉。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也是5岁以下孩子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谨慎还是必要的。诊断治疗这样专业的事情要交给医生来做,但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孩子的健康,家长们也应该了解一些观察护理的常识,在孩子患病时才不会一头雾水,手忙脚乱,即使家长无法完成专业的治疗,但至少能对孩子的病情有个把握,心里也有个底,做好可以做的护理。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