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孩子的成长》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

2013-06-04 10:38:44出处: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什么是家长的雕琢呢?我不妨假设性地描述一个大家绝对不感到陌生的景象:

  一个“教育妈妈”带着宝贝女儿乘坐同样的列车,列车穿过同样的平野。这位“教育妈妈”丝毫不忘自己的本职,手指窗外叫着女儿:“宝宝快看,外面多漂亮呀!你还记得咱们刚刚学的诗吗?”聪明的女儿马上朗声背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啊,宝宝真聪明!”妈妈骄傲地鼓起掌来……

  应该说,在家教良好的家庭中,这一景象是相当常见的。这样的教育,比起完全没有教育来当然要好得多。应该说,那位母亲很有修养、很聪明,循循善诱,希望通过窗外的景色帮助孩子理解经典。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却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天生的潜能。孩子除了背诵了一段一千多年来世世代代都在背诵的古诗外,没有显示出任何创造力。相反,大人无意中用古诗捆住了她想象的翅膀。孩子不是触景生情、自由思想,而是按照大人镶嵌于其心中的框架来感受。如果大家都这样培养孩子,孩子长大后也就千篇一律,难以特立独行。有时看中国的孩子表演节目,他们似乎很懂得大人眼中的“可爱”是怎么回事,而且非常熟练,本能地按照大人的期望来表现出“可爱”的样子,似乎是把自己的性格按照大人设计好的模子填进去的。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经常露出一丝早熟甚至世故,童心反而丧失了。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