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错误的父母教养方式之一:溺爱型

2012-09-19 22:39:06出处:北京读品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在近代的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鲍姆林德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她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100多个家庭,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她用了比较专业的词汇:满足需要(responsiveness)和坚持要求(demandingness)来代表爱和规矩。根据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的强弱结合,可以勾画出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鲍姆林德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类 型 高度规矩 缺乏规矩

  高度满足 严格型(authoritative) 溺爱型(permissive)

  缺乏满足 严厉型(authoritarian) 忽略型(neglecting)

  毫无疑问,们都会同意鲍姆林德的观点,那就是高度满足和高度规矩相结合的严格型是最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讨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严格型模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占多数的却是严厉型。关于严厉型教育的利弊我将在第四章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展开论述。在近30年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和农村人口流动等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的溺爱型和忽略型的家庭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探讨这两种类型的家庭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现今的中国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溺爱型的父母越来越多。无论家境富裕或贫困,都用溺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所谓的“四二一综合征”是指四个老人、一对父母都把爱倾注在一个独生子女身上。六双手捧着都怕掉了,六张嘴含着都怕化了。这样的溺爱往往最终只能教育出一个让人伤心透顶的不孝之子。可怕的是无论家境是贫还是富,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喜欢用溺爱来培养孩子。

  先说说富裕的家庭。近20年,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不少商业成功者自己都有一个值得骄傲的拼搏经历,从社会的底层靠努力创出一片天地。有过这样人生体验的人原本应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更加严格要求。可惜的是不少人由于缺乏理性的反思,会对自己所经历的磨难“不堪回首”,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来一个180度的转弯:我受了那么多的苦,就是不让我的孩子再受苦。对孩子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总是快乐地接受你的溺爱。但是这种没有规矩的爱,它会让孩子慢慢习惯于这样容易的得到。这些孩子非但不感恩,而且欲望也随长大而增加。直到有一天,你无法为他埋单。这样的悲剧在现代中国可真不少啊。

  在我浙江老家,有一位远亲是一个小企业的老板。他对儿子百依百顺。结果这个儿子不好好念书,早早离开校园,混迹社会。不久就学会了赌博。一开始父亲也没有太在意,慢慢地儿子开始在外面借高利贷赌博,最后债台高筑,儿子一逃了之。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有一天,债主拿着一张200万元的欠条找到了父亲。无奈之下,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把自己的小企业变卖了,还拿出了所有的存款凑足了200万元还了赌债。当债主走后,这位坚信破财消灾的慈父马上打电话给在外面躲债的儿子,让他不必再害怕,回来好好重新做人。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敲门,满心期待浪子回头的父亲忙冲过去开门,谁知来者不是儿子,还是昨天的那位高利贷债主,正当这位父亲纳闷的时候,债主又掏出另一张儿子签名的借条,一共还有300多万元。不知为何,这位父亲此时突然变得非常平静,告诉债主自己还需要时间筹钱。等债主走了以后,父亲和儿子通了电话,证实了借款。父亲放下电话,就在大厅里悬梁自尽。那位不孝之子得知父亲自尽的消息后,也只能在一个晚上偷偷回家看了父亲一眼,就连夜逃走躲债去了。这个儿子纵然还活在世界上,哪还有幸福可言。然而这个悲剧的最初原因就是父亲早期的溺爱。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断送了自己。

  这位可怜的企业老板最多算是小富之人。有些父母不仅有钱而且有权有势,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智慧来应对。目前中国有钱有势的父母不少,但有这样智慧的父母却不多。于是,在中国官二代、富二代都是贬义词。这些父母往往对孩子溺爱和放纵,孩子也仗着父母的权势放纵骄逸。很多年轻人只恨自己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爸爸: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仿佛整个社会一下子进入了拼爹的时代。更有甚者,亲爹不行,还要想方设法去拼一个干爹。有一个权重财富的爸爸一定是件好事情吗?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幕又一幕从拼爹到坑爹的悲剧。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