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挫折教育如何进行

2011-09-22 18:30:39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成长的,被家长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从孩子发展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孩子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孩子敢于面对困难,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动,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有意识地创设和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幼儿的坚强意志是极为有益的。孩子摔倒了之后再爬起来,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练过程。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奠定基础。孩子通过用自己的力量去办成某件事情,积累某些经验,可以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求胜欲望和信心。因此,我们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可能失败的难题给幼儿时,要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战胜它。

  三、利用榜样作用教育,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要注意父母和老师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眼中,父母和老师非常高大,无所不能,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树立榜样,增强孩子抗挫折能力。

  四、多鼓励,改变孩子的受挫意识。

  孩子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成人要多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一旦进步,要立即予以表扬,强化其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肯定和相信的神态。成人的鼓励和肯定既能使孩子的受挫意识得以改变,又能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孩子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成人要正确引导,使孩子能正视并战胜挫折,健康发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