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行为的“冷处理”

2009-12-21 09:14:56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这个“试验”让我想起《卡尔维特的教育》中那个案例:

  一位苦恼的妈妈向老卡尔谈起她那个怪里怪气的儿子:吃面包时总是要把面包皮揭下来,揉成一个个小球球,然后在她眼皮底下一个个吃下去,无论她怎样骂,儿子都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老卡尔观察了事实的经过之后,给她了建议。

  次日,儿子再次把面包皮揉成小球球当着她的面吃下去的时候,她看了一眼,就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她的事……轮到儿子奇怪了,问她:“你怎么不骂我了?”

  “知道了”,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那之后,儿子果然再也不用那样奇怪的方式吃面包了。

  桐妈提示:

  有时候,孩子的“胡闹”行为并非真心想那样做,而是出于淘气,这个时候,成人的反应越是强烈,孩子就会越觉得好玩,从而越有兴趣重复这种行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还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把握能力,难免弄假成真,从而引发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为,造成可怕后果。这个时候,如果成人担心这种行为太危险,便可以适当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孩子便可能因“自讨没趣”而停止那种行为,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冷处理就是一种负强化,由于孩子做出某种行为之后没有得到期待的关注,自然就失去了重复这种行为的动力。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