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早教中心︱这个世界,对男孩并不友好!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戴着面具生活?

2021-05-25 15:07:13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我要分享

  生活中,男人们总是抱怨:“女人心海底针。”那妈妈们对爸爸们抱怨最多的是什么呢?

  “他完全不明白我的感受”

  “我的火已经蹿到脑门了,他还跟没事人儿一样”

  “我需要的明明是安慰,他却在热心地给我出谋划策提建议”

  许多男性也同意这个“讨伐性”的结论:“总是漠视别人的感受,看不懂别人的需求。”而研究人员在比较了男性和女性对情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后也证实:男性总是落后于女性。

  这些劣势,不止出现在成年男性上。如果同时向男孩和女孩出示一系列表情各异的面部照片,通常情况下男孩识别情绪的准确率会更低。而且,“男孩对于细致的情感语言和微妙的情感表达非常不熟练,当我们试图让他们开口时,大部分男孩的回应,不是激烈反抗就是沉默。”(《培养高情商男孩》)

  难道说,男性天生就缺乏情绪的认知能力吗?

  1

  男性天生就缺乏情绪认知能力吗?

  研究发现,新生男婴的情绪反应比女婴更为活跃,比如:感到不满或不安时,男婴比女婴更容易哭泣。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男孩对情绪的表达却越来越少。

  那么重点来了。情绪的表达变少了,意味着男孩们体验到的情感也越来越少吗?

  答案是:并没有。研究发现,男性体验到的情感甚至可能比女性更强烈。同时,男孩在激动时,情绪管理能力不如女孩。

  我们不得不承认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比如:男孩的大脑特征决定了他们拥有更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他们体内潜在的荷尔蒙,会转化成外在动作性、竞争性游戏、运动、甚至是战争。

  但人类的行为,从来都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相互影响的。既然男性体验到的情感并不少,为什么对情绪的表达越来越少呢?

  2

  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的影响

  前几天朋友分享了她儿子的一件事:孩子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擦破了,许是贪玩儿,也没吭声。最后被妈妈发现了,问他疼不疼:“疼!”“疼为什么不哭呢?”“宝宝是男子汉,不能哭。”

  小孩子磕着碰着本来也是常有的事,只是孩子的这个回答让朋友很在意。因为孩子的情绪出口,被人为堵住了。

  你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父母拥抱女儿的次数要远多于儿子。男孩子通常不被鼓励表达“悲伤”情绪,相反,妈妈们会花更长的时间跟女儿讨论悲伤。而这一切,都要归因于那句“男子汉要坚强”。

  我们的传统观念,使男孩们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作为一个男子汉,必须隐藏自己的情感,对内心的恐惧、悲伤、脆弱闭口不谈。所谓“坚强”,意味着不带感情,凡事自己扛。它让男孩变得很man,同时也剥夺了他们在情感上全面发展的机会。

  由于缺乏情感认知的培养,当男孩遭遇青春期的压力,就会用“男子汉”的方法来应对,比如隐藏、愤怒、反击。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手段,是被大众文化所接受的,男孩子就是这样。久而久之,男孩们只能利用这些有限的情绪应对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变化、冲突和逆境。

  打个比方:就像你的工具箱里只有一个锤子,当设备出现简单故障的时候,你可以用锤子敲敲打打就能解决。但是,随着设备故障越来越复杂,锤子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局限。(《培养高情商男孩》)

  生活中遇到问题,有太多男孩想要靠自己一个人“挺过去”,可他们真的能挺过去吗?纪录片《面具之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中学老师给班里的每个男孩发了一个纸面具,让他们在正面写上他想给同学看到的样子,背后写上不想被看到的样子,然后相互交换面具。

  孩子们打闹着把自己的纸面具揉成团,扔给其他人。但当他们打开纸团,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悲伤”、“害怕”、“眼泪”、“痛苦”……原来他们每个人,都在谨小慎微地隐藏着自己的另一面。摘下面具,心里那块隐秘的角落,不再只有孤零零一个人。孩子们之间,突然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和善意,甚至有人为此感动地哭了起来。

  这部纪录片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十几岁的男孩感性词汇使用频率减少时,自杀率开始增加。随着年龄增大,男孩压抑情绪越来越严重,在20-24岁之间,男性的自杀人数是女性的7倍。

  而有些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激进、越来越暴力。大量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青少年杀人犯中,95%是男孩;每5个少年犯中,就有4个是男孩;青春晚期,男孩的自杀率是女孩的7倍!

  更多的成年男性,会因为情绪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缺乏,在婚姻、职场、生活中遇到麻烦。刘德华的那首《男人哭吧不是罪》,应该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而我们,能把这些都归因于“性别差异”或“雄性激素”吗?

  3

  被允许哭,才更能处理好情绪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问题男孩”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是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情感上的被忽视和孤立。这种忽视和孤立,往往来自于男孩最亲近的人,比如父亲和母亲。(《培养高情商男孩》)

  性别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就像小时候,我们都曾无所顾忌地大哭过。男女之间,可以找到更多的相同点。我们需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并且这种对性别的认识,要对他们的成长有促进意义。我们要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我们有责任,向孩子解释他的情绪反应;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释放他的负面情绪,不打击他的悲伤、恐惧、脆弱、不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情感、体会情绪的波动,才能最终学会控制情绪。

  “有同理心”、“高情商”、“充满活力”、“善于表达”……如果你期望自己的孩子身上能有这些特质,那么就请帮他摘下那个面具,跟他紧紧地站在一起。

  -END-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