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我必须马上骑车 ——如何让孩子学会等待

2015-05-31 16:07:45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我们不怕让孩子等待,但我们也不需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等待的机会。孩子自出生,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需要等待的机会,再完美再精心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马上满足孩子百分之百的需求,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在我们愿意的情况下,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我们用接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带豆豆去商场买自行车,这孩子眼界高,看上的车很不错,但也有点贵,我跟他商量:“妈妈觉得这个车有点贵,咱们看看别的车好吗?”

  豆豆坚定地说:“可我觉得这个最合适呀!”

  我说:“嗯,这车确实很合适,我知道你也很喜欢,可问题是它要700多元钱,妈妈觉得有点贵。”

  豆豆:“你是不是没带那么多钱?”

  我想了想,决定如实相告:“带了,不过我觉得它太贵了,不值这个价。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再看看别的车,但如果你看完别的不喜欢,还是就喜欢这个车,我们回家在网上买好吗?”

  豆豆摸了摸车,依依不舍地说:“自行车拜拜!”又对售货员说:“叔叔拜拜!”

  我和售货员都惊了,这个孩子实在是个天使宝宝!

  在网上买的车送到了,豆豆高兴得围着车跳过来、跳过去,豆爸抱怨:“哎,豆豆,你动来动去的,我没办法安装了!”

  豆豆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帮助你呀!给,螺丝刀!”

  爷俩忙活了半天,最后发现车头那儿需要的六棱螺丝刀家里没有,没办法全装上,豆豆急吼吼地要骑车,豆爸告诉他:“这个没有合适的工具,明天买了工具再装,好吗?”

  豆豆不干:“我给你这个螺丝刀,你用这个装吧。”

  豆爸解释:“这个是十字的,不是六棱的。”

  豆豆坚持:“我看见它就是六人①的。”

  豆爸:“它不是六棱的,是四棱的。”

  豆豆:“它就是六人的,不是四人的,我看见了!”

  豆爸:“……”

  豆豆:“……”

  这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呀!豆爸这个书呆子,这样解释给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听,他能听明白吗?

  两人争了起来,豆豆非要马上就骑车,豆爸担心车头掉下来有危险,坚决不让,争执时间长了,豆爸有点冒火:“说了不可以骑,就是不可以骑,让开!”

  豆豆本来就很委屈,一下子大哭起来:“妈妈,妈妈!”

  我抱着豆豆安慰他:“你盼自行车盼了那么多天,最后自行车来了,你却不能骑,确实让人感觉非常难过。”

  豆豆大哭不止,坚持要马上骑车。

  我同情地说:“是呀,如果是我,我也想马上就骑上去的。”

  豆豆又哭着要出去买那个“六人”的螺丝刀。

  我告诉他:“你很想出去买螺丝刀,我也很想马上和你出去买,可问题是,现在已经夜里九点了,卖东西的人都回家睡觉了,咱们怎么能买得到呢?”

  豆豆伤心地嘟囔:“我就是想要买呀!我现在就要,马上就要!”

  我抱着他共情:“嗯,马上就要去买。”

  豆豆:“现在就要。”

  我:“嗯,现在就想去买。”

  豆豆:“那就去啊,你陪我去啊,行不行啊!”

  我:“对不起,不行啊。”

  豆豆哇哇大哭起来:“你说行,你说行!”

  这时豆豆已经有点闹觉的意思了,如果是平时,我会尽力进行一次完整的倾听,但这次不一样,他后来的哭泣更多的是疲惫造成的,因此,我决定暂时停止倾听,改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我:“好吧,那我们去阳台那儿看看超市还开门吗,如果超市还开门,咱们就去。”

  阳台上看不见超市是否开门,只能看见大街上闪烁的灯光和清凉的月色。

  我:“今天的月亮弯弯的呢!”

  说着我便哼起歌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豆豆从未听过这首歌,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静静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豆豆在快三岁时,开始对时间特别敏感,他会不断地追问诸如“今天后面是哪一天?”“明天后面是哪一天?”“一分钟后是几分钟?”等等,同时也开始出现不愿等待的情况,“立刻”“马上”“必须”变成了他的口头禅。

  我一般会尽力满足他的要求,他想要下去玩,我们都动作快一点赶快跑下去;他想要吃什么东西,我会尽量马上拿出来给他吃。我从来不曾想要训练孩子学会等待,但是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没办法马上就满足孩子的要求。

  就比如喝酸奶,豆豆刚开始说“立刻”“马上”“必须”时,会经常性地大喊:“我要喝酸奶,马上就要喝!”酸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为了孩子的身体考虑,我确实没办法让他马上就喝到。

  再比如,有时候豆豆睡觉前忽然想起今天还有哪个好玩的地方没去,于是要求:“我们现在马上去跷跷板那玩会儿再睡觉吧?”这时候我自然也不能答应他在睡觉的时间跑出去玩。

  每当这种时候,不管孩子是大哭大闹,还是其他表现,我都抱着一种接纳的态度,那就是:“虽然我不能马上满足你的要求,但你的要求我看见了,我很重视,它是一个很美好的要求。”

  坦诚告诉孩子等待的原因,当孩子有情绪时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并和他共情,这就是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方法。

  事实上,只要你说的原因是真实可靠的,你的态度是包容接纳的,孩子迟早会学会等待。当然这个“等待”说的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等待”,而不是大人所期望的那种所谓忍耐。就比如豆豆买自行车这件事,在我如实说明了为什么现在不能买自行车的原因以后,孩子虽然失望,但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后来安装自行车时他哭闹,是因为他等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从他第一次看到这个自行车,到从网上买来自行车,中间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孩子能够为一个东西等待一个星期,最后拿到了这个东西却没办法马上使用,孩子能不失望得大哭吗?

  在对待孩子等待的问题上,我一贯的态度是只要我们愿意满足孩子,而且有能力马上满足,我们就应该马上满足孩子的需要。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实在满足不了的,也应该以接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父母开始信赖对孩子实施“延迟满足”。

  孩子哭了不抱,等一等,让孩子哭一会儿,伤心、失望、无助,所有感受都感悟过了,行了,为娘来抱你了,你就感恩戴德吧。

  孩子饿了,先不给吃奶,得饿一会儿,让你前心贴后背了再喂,为啥?因为你想吃就喂,那不是惯坏你了吗?

  孩子想买玩具,妈妈也同意,但是不买,抻着你,让你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希望百转千回地难受一番后,再给你买。

  ……

  这种父母自以为是,给孩子设置重重障碍,使出种种手段让孩子学会所谓的“延迟满足”,这是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将自己的控制欲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表现。那么,这种变态的做法真的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吗?

  所谓“延迟满足”的实验是1968年美国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有32名孩子成功地参与了实验,他们当中最小的三岁半,最大的五岁八个月。研究人员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孩子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还有些孩子等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从那以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表现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中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

  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于是,人们竞相传颂,以为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法宝,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添油加醋。但事实上,这个实验只是告诉我们,那些能延迟满足自己的孩子(注意,实验中的孩子是自己选择延迟满足的,而不是被迫的)有更为优秀的表现和更为发达的大脑额叶,却并没有指出用何种方式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更没有说延迟满足的能力可以后天培养!

  按理说,延迟满足引起了全球这么多学者的关注、这么多家长的热衷,可是居然从1968年到现在都没有人研究出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的方法!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真的可以培养,会研究不出来吗?

  那些对孩子哭了不抱、饿了不喂、想吃什么不给的行为,除了损伤孩子的安全感以外,真的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吗?全球学者没有研究出来的方法,我们居然可以进行家庭实践?

  况且,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4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孩子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在8~13岁时,都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也就是说,父母再怎么着急,5岁以下的孩子也是不大可能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的!说到底,延迟满足是孩子的一种自发的管理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在父母的设置下被迫延迟,这种自发性和被迫性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通过延迟让孩子吃奶吃糖就可以让孩子学会忍耐,通过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就可以让他们学会坚强,如果教育就是这样简单对应的关系,那么教育还能称得上是一门科学吗?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父母为了教育子女而发愁吗?

  因此,本书所说的让孩子学会等待是指在自然状况下,我们实在没办法满足孩子时所必需的等待,而不是成人主动设置障碍逼迫孩子学会等待,我们不怕让孩子等待,但我们也不需要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等待的机会。孩子自出生,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很多需要等待的机会,再完美、再精心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马上满足孩子百分之百的需求。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在我们愿意的情况下,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我们用接纳的方式让孩子学会等待。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