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我可以吃糖吗 ——如何把握倾听的时机

2015-05-31 16:08:09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只要你真的用心去听了,你会发现,孩子能很快感知到你的这种用心和爱心,他也会愿意和你敞开心扉,亲子关系将会变得融洽很多。

  一位妈妈在微信上看了倾听的文章以后,如获至宝,回家即对孩子进行倾听。结果,她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倾听不但没有让孩子情绪的温度下降,反而使孩子越来越烦躁,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跑到群里问大家,下面是她的倾听过程:

  孩子:“妈妈,我可以吃糖吗?”

  妈妈:“听起来你很想吃糖。”

  孩子:“那我可以吃吗?”

  妈妈:“你真的很想吃。”

  孩子直接拿了一颗糖给她:“你剥开给我吃。”

  妈妈:“你希望我剥开给你吃。”

  孩子:“你剥啊,快点!”

  妈妈:“你希望马上就吃到糖。”

  孩子(开始哭):“你剥啊,你剥啊!”

  妈妈:“你希望我马上给你剥开糖纸。”

  孩子开始疯狂地喊:“妈妈打开!妈妈打开!”

  妈妈:“你很生气,希望妈妈马上就打开!”

  孩子崩溃地大哭:“快打开啊,快打开啊!”

  妈妈崩溃……

  这个案例看得我又着急又好笑,孩子想吃糖,你直接告诉他可以吃还是不可以吃就得了,说了半天,一直没给孩子答案,啰啰唆唆废话半天,最后孩子本来没有情绪也被搞崩溃了。就好比说一个人走来向你问路:“请问国贸怎么走?”

  你回答:“听起来你很想去国贸。”

  这不是倾听,这是有病。用这种病态的说话方式,没问题也会搞出问题,孩子问能不能吃糖,希望得到的就是一个答案,而不是希望你去倾听,也就是说,倾听要有选择,别人需要你倾听时,你才去倾听,别人不需要时,不要随便倾听。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倾听?什么时候不应该倾听呢?我个人的总结是,倾听的原则是“四有一无”:(孩子)有需(要);(父母)有时(间);(父母)有心(情);(倾听要)有度;(倾听)无预设。

  “有需”:孩子要有被倾听和被理解的需要。这里一定要清楚的一点就是,必须是孩子有需要,而不是父母自己想要倾听。

  记得豆爸刚学心理学上的倾听时,总喜欢抓着孩子进行倾听,结果当然是失败而归。我特纳闷,问他:“刚才孩子明明不需要你倾听,你干吗抓着他倾听啊?”

  豆爸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想要倾听他啊,不然我学了这技术干吗使?”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有需要呢?主要看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有情绪,孩子就有被倾听的需要。如果你从孩子身上并未发现孩子遇到问题的任何线索或者暗示,或者很明显,孩子仅仅是想要一个信息或一个答案的话,那么这时候的倾听就是很不恰当的,甚至可能会制造问题,就比如前面吃糖的那个例子,最后让孩子和妈妈都崩溃了,因为妈妈答非所问,给了孩子不需要的答案。

  因此,倾听的人要非常善于捕捉对方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清楚何时适合倾听。

  比如,有一次豆豆问我:“妈妈,明天你能陪我去公园吗?”(这时他没有任何情绪,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答案。)

  我:“抱歉,我不能陪你去,因为我明天要工作。爸爸可以陪你去公园。”

  豆豆:“为什么你总是要工作而不能陪我?”(这时候他已经有情绪了,需要倾听。)

  我:“你希望妈妈能多陪陪你。”

  豆豆:“你为什么不能陪我玩回来再工作?”(他还处在情绪区,还需要倾听。)

  我:“你希望妈妈先陪你玩,后工作。”

  豆豆:“是啊,等你工作忙完以后,你可以陪我去公园吗?”(他已经出了情绪区了,又变成只需要答案了。)

  我:“没问题!”

  豆豆高兴地跑走了。

  “有时”:父母要有时间时才能进行倾听。

  如果父母本来忙着赶时间,倾听不了两句就半途而废,孩子刚把心门打开,啪的一声又合上了,父母走了,孩子却憋在那儿了,这样的倾听还不如干脆就不要开始。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几次,以后孩子还敢相信你是真心在倾听他的吗?倾听有时候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只有在时间地点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倾听,没有时间,倾听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有几个人能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倾听你?你会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吗?全身心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陪伴,表达的是一种爱:我愿意花时间听你说话,我愿意花时间和你在一起,我愿意全身心地陪伴你。

  “有心”:父母要心情愉快,才能去倾听孩子。

  如果你本身的问题已经很困扰你或者是孩子此刻的行为让你感觉很生气,那么此时,你再勉强自己去关注孩子的问题,倾听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连接,如果你本身被情绪困扰,你连和自己对话都没作好,还怎么和他人对话?

  加上需要被倾听的孩子此时往往处在情绪包围中,说出来的话自然不会很好听,有几个父母能在自己就烦得要死的情况下,耐着性子一直倾听下去?同时,孩子也会感觉到父母的情绪,一看妈妈不高兴,他敢肆无忌惮地倾诉自己吗?

  “有度”:倾听一定要适度,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倾听;当孩子出了情绪区以后,我们就要适时地闭上嘴巴,不要意犹未尽地画蛇添足

  曾经有个妈妈倾听的案例是这样的,她女儿想买iPad,她不同意,然后孩子就有了情绪,不高兴啊,这个妈妈开始倾听,听着听着,她听出名堂来了,原来女儿是因为新做了班长,还无法让大家都服从自己,她想买个iPad和同学一起玩,缓和一下紧张的关系。倾听到了这里,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因为问题所在已经被孩子说出来了,孩子此时也不再提买iPad的事儿了,想必她自己心里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这个妈妈意犹未尽,虽然女儿有点厌烦了,但她还是追着去倾听,想要了解女儿班里的情况,女儿烦了,甩给她一句:“你怎么那么八卦啊?我的事儿你少管!”

  这个妈妈当时气得不行,来跟我说:“倾听有什么好,把孩子都惯坏了!”

  事实上不是孩子被惯坏了,而是孩子被母亲给搞烦了。其实刚开始学习倾听时,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正在倾听得带劲的时候,孩子出了情绪区了,不想和我就这个问题再探讨了。这时候控制自己的嘴巴就显得尤为重要。

  倾听要有度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跟孩子共情时,用词要有度。

  倾听中最常用的句式是“事实加感受”,比如“爸爸说好了周末陪你玩的,结果他却要加班,这让你很失落”,这个句式对于大孩子是适用的,但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则不是很合适。因为小孩子还没有能力理解一些细微感受的词,比如“懊恼”“懊悔”“失落”“失望”等,当成人说他懊恼他可能会点头,认为这种情绪就是懊恼;当成人说他懊悔,他也可能点头,认为这种情绪就是懊悔。也就是说,我们剥夺了孩子细细体验自己情绪的机会,过早地将这种形容情绪的词语灌输到了孩子的心里,从华德福教育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唤醒。

  因此,倾听幼小的孩子时,尽量不要使用形容细微感受的词,你只需要说事实就可以了,如果实在需要使用感受的词,那么就用那些宽泛的词,比如“高兴”“难过”。比如上面这个例子:“爸爸说好了周末陪你玩,结果他却要加班,这让你很不高兴。”

  “无预设”:倾听需要不带预设地跟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倾听仅仅是为了听而听,而不是为了控制孩子或者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早之前,我就学过心理学,学过如何进行倾听,因此,以前我也会去倾听孩子,也会去找孩子的感受,与他共情,但那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做的努力。孩子太聪明了,他很快就意识到原来妈妈是带着目的来聆听的,于是他更多的时候回答“不知道”,甚至不愿意多说,可以说,这种以我为主导的倾听,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

  真正的聆听是倾听者放下心中所有,真正地跟随孩子,让孩子带着我们走,这种走甚至可能根本找不到答案所在,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真正去听了,孩子也就感觉被理解了。

  而事实上,也只有不带预设的跟随才能听到孩子真正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因为往往事情的真相是完全出乎你意料的。比如,曾经有一次,我所带领的班级有个男孩在周五清洁日时不愿清洁玩具,当时我没有强迫他马上工作,而是将工作留在放学后让他去做,结果放学后这个孩子愤怒地扔抹布,气得哭了起来,我抱着他,对他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效的倾听。

  孩子:“我不想擦玩具,我什么工作都不想做,我只想玩,一直玩!”

  我:“你不想擦玩具,但是老师非要让你擦,这让你很不高兴。”

  孩子:“我不擦,我以后永远也不擦,我不上幼儿园了。”

  我轻轻地“嗯”了一声,静静地抱着他。

  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孩子说:“为什么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如果我这样对你,你高兴吗?”

  我:“你觉得这样很不公平。”(这个孩子是班级里最大的孩子,因此擦玩具的工作他会承担得比较多。但是此处不讲道理是最重要的,孩子此刻有情绪,你跟他讲道理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让他越来越愤怒。)

  孩子:“是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这样对你,你高兴吗?”

  我:“嗯,该让老师也尝尝被不公平对待的滋味。”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告诉你,今天一天我都不高兴,从早上来我就不高兴。”

  我:“今天一天你都过得很不愉快。”

  孩子:“是,下午我妈妈又不接我。”

  我:“妈妈不能来接你,让你更不高兴了。”

  孩子:“明天我还不知道谁带我,我妈妈要工作,我爸爸也要工作,我阿姨如果走了,我就不知道去哪了。”

  我:“你担心明天没有大人带你。”(第二天是周六。)

  孩子:“我妈妈工作的地方贝贝可以去,我却不可以去,太不公平了!”(贝贝是妈妈公司老板的孩子。)

  我:“真的啊,那真是不公平,凭什么贝贝可以去,你不可以去?”

  孩子:“贝贝去了,我妈妈肯定会和他玩,可我妈妈从来都不和我玩!”

  我:“妈妈不和你玩,却和贝贝玩,太不公平了,到底谁是她的孩子啊!”(这里不是评价,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他进行共情。)

  孩子:“我妈妈昨晚也不给我讲故事,她都给别的小朋友讲过!”

  我:“哎呀,那真是不公平,怎么可以这样呢?不给自己的宝宝讲故事,却给别人的孩子讲,太不应该了!”

  孩子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高兴起来:“老师,我要去擦玩具啦!周末愉快哦!”

  孩子从不擦玩具到认为老师不公平,再到找到问题真正的核心:“妈妈不公平”,你看这个倾听的结果是不是非常出人意料。如果我之前心中就有预设,将所有问题定位在一定要让孩子遵守擦玩具的规则,或者是说服孩子接受我们的道理,那么我还能真正听到问题的所在吗?听不到真正的核心问题,帮助孩子就无从谈起。

  那是不是我们只要遵守“四有一无”,倾听就一定能够成功呢?当然不是,倾听受亲子双方的共同影响,父母自身的修为、孩子此刻的状态、父母对倾听的把握程度,等等,都会影响到倾听的效果。但是,只要你真的用心去听了,你会发现,孩子能很快感知到你的这种用心和爱心,他也会愿意对你敞开心扉,亲子关系将会变得融洽很多。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