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你看见孩子了吗 ——关注“不良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

2015-05-31 16:08:10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爱是连接,爱是看见,爱是你在我面前,而我确实“看见”了你。

  豆豆和强强(化名)在前面跑,我和强强妈在后面跟着,忽然强强发现了旁边的彩绘墙,大喊:“跳跳虎!”

  墙上画了一只正在跳高的老虎,可不是一只跳跳虎?我正想呼应他一句,豆豆在前面兴奋地喊起来:“妈妈,快来看大象哥哥!”

  大象是豆豆最喜欢的动物,怪不得他这么兴奋,我赶快跑过去,和豆豆一起看大象。正在这时,听到那边的强强又喊又跳:“跳跳虎,妈妈,跳跳虎!”

  强强妈随口“哦”了一声就继续往前走。

  强强又喊我们:“阿姨,豆豆,跳跳虎!跳跳虎!”

  豆豆忙着看大象,没工夫搭理他,我要陪豆豆看大象,所以也只是随口应了一句。

  强强又喊:“妈妈,跳跳虎!跳跳虎!”

  强强妈边走边说:“快点走,别磨蹭了。”

  眼看着妈妈已经走过彩绘墙,强强急了,把手里攥着的一沓卡片狠狠地扔在地上,大哭起来。

  强强妈莫名其妙地看着强强,走回来问:“你怎么了?乱发脾气!”

  我说:“他想要你看那儿画了一只跳跳虎。”

  强强妈随意看了一眼,说:“哦,看到了。走啦!哎,你看前面谁来了?那不是隔壁张叔叔吗?强强赶紧叫张叔叔!”

  强强哭着大喊:“我不叫,我不叫!”

  强强妈感觉很没面子,皱着眉头说:“你看看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天天跟豆豆在一起,你怎么就没学到豆豆的好?你看看豆豆多讲礼貌?”

  说话的当口,豆豆自顾自地在地上捡强强扔掉的卡片,强强一看,急了,冲上来打豆豆:“你让开,让开,还我卡片!”

  强强妈感觉更没面子了,拉住强强就吼:“你不要了,扔地上的人家还不能捡?自私自利,妈妈天天教你要懂得和别人分享,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你还想打人,你怎么遇到事情就喜欢动手呢?你没有嘴巴吗?不会说话吗?妈妈有没有说过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快,跟豆豆道歉!”

  强强边挣扎边大哭,豆豆把卡片塞到强强手里,说:“给你,我不捡了。”

  豆豆的意思是,既然捡你的卡片你这么伤心,那我还给你,你就别哭了吧。

  强强妈更生气了,数落强强:“你看人家豆豆多懂事,你还比人家大呢,怎么就不能学着点?”

  我特别不愿意掺和别人教育孩子的事情,但看到场面这样失控,只好走上前去,一手拉着豆豆,一手指着跳跳虎说:“我看到了一只跳跳虎,他穿着黄色的衣服!”

  豆豆也说:“他在跳高,太好玩了!”

  正在大哭大闹的强强忽然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马上就不哭了,跑过来说:“这是我先看见的,他是一只跳跳虎!”

  说着,两个孩子开始嘻嘻哈哈地跳起来。强强妈叹口气说:“这孩子,没法教,累死我算了。”

  强强妈自以为自己的孩子难带,把一件本应该很开心的事情搞得跟世界大战一样混乱,还给孩子贴了一堆的标签:磨蹭、乱发脾气、不讲礼貌、自私自利、不会说话、不懂分享、喜欢打人、不懂事,等等。

  她看见了孩子这样多的缺点,却唯独没有看见孩子为什么会忽然大发脾气。当孩子看见墙上画着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时,心里是多么的欣喜呀,他毫无保留地想要和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妈妈却看都不看一下就走了,他的高兴没有人分享,他是多么扫兴呀。

  于是,他喊自己的好朋友豆豆来分享自己的发现,可是豆豆忙着自己玩,没有搭理他,他又喊妈妈,妈妈只是批评他“别磨蹭”,自顾自地走过去了,完全无视他的发现与欣喜。

  拼命喊妈妈,妈妈却没有回应,眼看妈妈就要走过去,看不到跳跳虎了,强强想到最快能让妈妈注意到自己的方式就是“扔东西,大哭”。

  果然,他成功吸引妈妈过来了,可是妈妈的注意力却变成了“跟隔壁的张叔叔打招呼”!可以说,这时强强心中是多么绝望呀,妈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喊,没有用;叫,没有用;哭,没有用;动手,也没有用。我还这么小,我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办法让你注意到我。你说,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在关注什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心里在想什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的情感和需求!

  写到这里,我眼眶都忍不住有点湿润了,是啊,别说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吧。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与“不良行为”相伴的,论起灵魂的纯真与善良,我们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孩子?可以说,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成年人给逼的,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他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需要爱,比如需要关注。

  孩子之所以可怜,就在于他没有办法明确地告诉你他的需要:“妈妈,我需要你爱我”“妈妈,我需要你关注我”。如果他能说得出,那他就不是一个孩子了。身为孩子,他所想到的办法只有那几种:哭、闹、打人、摔东西,等等;而在大人眼里,这些无疑都是“不良行为”,遗憾的是,家长看到了所谓的“不良行为”,却没有看到这个“不良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忽略这个真正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忽略了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各种预设,把那些本来是好的行为也看成“不良行为”,更别说去看看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需求了。这也导致我们根本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没办法真正去倾听孩子、理解孩子。

  比如,有一天,我抱着豆豆上楼,走到三楼,我说:“我累了,抱不动了。”

  豆豆立马下来,一屁股坐在楼梯台阶上,我又累又饿,一下子就火了,这是撒泼的节奏吗?

  压着火气,我问:“怎么坐下了?”

  豆豆说:“妈妈,你快坐下歇会儿。”

  说完还给我捶腿,那一刻,我惭愧极了,孩子的心地是那样的单纯、善良,而我没有问过他只言片语,就凭我所看到的在心里给他贴上了“撒泼”的标签!

  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都是这样发展的:

  给父母发信号得不到回应或者被否定,反复发了很多次信号以后,孩子变得烦躁易怒,经常大喊大叫;愤怒的表达方式经常被父母打压,无法向外求助,只能向内压制,变得冷漠,不喜交流,开始逃避;逃避的行为被禁止以后,开始自暴自弃,暴戾厌世;进一步被父母打压后,开始选择自残;继续被父母“教育”,最后无路可走,自杀。

  重庆摔婴女孩出现以后,大家都在怀疑她家里有家庭暴力,而她父亲却又竭力否认,我虽不敢确定这个女孩的父母是否曾对她进行过家暴,但我可以断定,她父母从来不曾看见过她,否则,她的心理不可能扭曲到这种地步。

  每天,我们都看到孩子在我们面前晃悠,我们确实看到孩子了,但又有几个父母看见孩子了呢?

  有多少人就如强强妈一样,只是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却没有看见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到孩子的行为之后,马上在心里给他贴了一个不良标签,而事实上孩子的本意却是那样的善良?

  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去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与孩子建立连接,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孩子其实只是我们以为的孩子,与真正的孩子没有关系。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夸张:“孩子是我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我那么关心他,恨不能全部身心都扑在他身上,从他一个表情我就知道他是不是饿了,从他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是不是想要尿尿。我怎么会没有看见孩子?你要说他大了,上学了,我有可能不太了解他,但现在他还这么小,在我面前,他还不跟透明人一样?”

  孩子什么时候渴了饿了,这样的生理需求我们确实都能看到(事实上否定孩子生理需求的父母也为数不少,孩子明明不渴,大人强迫他们喝水,孩子明明吃饱了,大人却说没吃饱,还能再吃),但是,他的心理需求你看见了吗?他虽然很小很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再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见”孩子,问题是,你确定你大部分时候都能看见他吗?

  爱是什么?爱是连接,爱是看见,爱是你在我面前,而我确实“看见”了你。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