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

您所在的位置: 早教 > 早教资源 > 诗歌大全 > 杜牧的诗

杜牧的诗:题齐安城楼

2017-11-15 出处:其他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杜牧 杜牧的诗 关于杜牧的诗句 与杜牧相关的诗句 杜牧写的诗 杜牧写了哪些古诗

  《题齐安城楼》原文

  呜轧江楼角一声,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题齐安城楼》鉴赏

  首句“呜轧(一作呜咽)江楼角一声”,“一声”两字很可玩索。本是暮角声声,断而复连,只写“一声”也就是第一声,显然是强调它对诗中人影响甚著。他一直高踞城楼,俯视大江,凭栏回望,远眺通向乡关之。正出神之际,忽然一声角鸣,使他不由蓦然惊醒,这才知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天之际。这就写出一种“苦回首”的情态。象声词“呜轧”,用在句首,正造成似晴空一声雷的感觉。

  由于写“一声”就产生一个特殊的情节,与“吹角当城片月孤”一类写景抒情诗句同中有异。呜咽的角声又造成一种凄凉气氛,那“潋潋”的江水,黯淡无光的夕阳,水中的汀洲,也都带有几分寒意。“微”、“寒”等字均著感情色彩,写出了望乡人的主观感受。

  暮色茫茫,最易牵惹乡思离情。诗人的故在长安杜陵,长安在黄州西北。“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宋张舜民《卖声》)“微阳潋潋落寒汀”,正是西望景色。而三句却作转语说:“不用凭栏苦回首”,似是自劝解,因为“故乡七十五长亭”,即使回首又岂能望尽这迢迢关山?这是否定的语势,实际上形成一唱三叹,起着强化诗情的作用。

  按唐时计量,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但这里的数字垛积还有其他妙处,它以较大数目写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家山遥远的情景,修辞别致;而只见归程,不见归人,意味深长。从音节(顿)方面看,由于使用数字,使末句形成“二三二”的特殊节奏(通常应为“二二三”) ,声音的拗折传达出凭栏者情绪的不平静,又是一层妙用。

  《题齐安城楼》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