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心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2015-11-02 18:15:43出处:中国铁道出版社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

  心灵导师:金颖(知名心理专家、心理作家)

  心灵营养和身体营养同样重要

  当今的很多父母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营养,每天会为孩子翻着花样换不同营养成分的菜谱,有些父母还会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为了孩子强健会像《虎妈猫爸》中茜茜妈妈一样,陪着孩子晨练。也有不少父母特别重视早教教育,不惜在幼儿早教上砸下重金。但却只有少数的父母会注意到孩子的心灵营养同样重要,而愿意在孩子心理的发展特征上去做研究的。殊不知,比起开发幼儿脑力,爱的教育要更加重要得多。食物营养影响孩子身体发育,但心灵营养影响孩子心智发展,两个都同等重要,都要同时注意和加强。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所以,父母爱的教育和陪伴远远胜过早教机构

  其实,每个父母都一定要懂得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需求与特点,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与理解孩子的不同表现,而且可以从孩子行为举止的表相看到他们真实的内在和需要。这样的话,无论在孩子成长之路上有多曲折,父母们就可以做到痛并快乐着、烦而不忧愁了。

  随着孩子从弱小无知,到一天天长大,你会发现他们从任人摆布到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开始说“不”到叛逆不听话,不服从你,不与你说话等,没有心理准备和心理学知识的父母,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但如果父母们尽早地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思考方式、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的话,很多困惑和不知对策的地方就会迎刃而解,而且不会认定是孩子故意不听话。父母如果可以针对不同的阶段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营养,孩子会变得自信快乐、情绪稳定、受他人欢迎、偏差行为较少,并且会更加积极向上和有自我主动性与追求。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说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相应的心灵营养,可以分得很细很细,从父母迎接孩子准备孕育的过程、受孕到怀孕中、孩子出生到出生后非常关键的6个小时、0-1岁1-3岁等,每个阶段其实都是非常值得注意而对于孩子有着深刻的,甚至是难以逆转的父母影响。关于这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就可以写成一本书,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用最简单的三个阶段来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我很喜欢在印度的一个被运用千年的通则:在孩子6岁前,待他像个国王或皇后;6岁至12岁时,待他像个王子或者公主;12岁后,则把他当作朋友来对待。如果我们中国的家长可以做到放下自己对于“父母”和“父母权威性”的认定,把孩子当做是和自己同样平等的生命体,去尊重孩子内在的神性力量的话,这个通则会非常实用而有效。

  在孩子6岁前,待孩子像个国王或皇后。

  0-6岁的孩子,是非常依赖父母的阶段,他们更多地用感官生活,需要被陪伴,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爱,需要被及时关注和满足。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双方对于孩子的陪伴和注意非常的重要,尽可能不要交给其他人去教养。孩子在这个阶段一直在追寻着一种重要感和被爱的感觉,如果被忽略和没有被满足,孩子就很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被无条件的满足。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拥有了浪漫恋爱和失败婚姻的原因,因为在恋爱时,我们会误以为对方就是那个可以无条件满足自己的人,但结婚后才发现还是会有很多的需要无法被满足,甚至还有争执矛盾伤心痛苦。于是,带着“也许下一个人能满足我所有需要”的幻想离开,继续寻寻觅觅和不断试错。所以,请父母们尽可能做到“给予孩子丰沛的爱、注意力与关怀”,请多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温暖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宝贝”,并且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拥抱和身体触碰。

  当然,大多数的父母很难做到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这里我推荐给父母们一个我的心灵导师王婷莹老师传授的,帮助孩子和父母在分离或者看不到彼此时,维系孩子被爱和安全感的好方法。就是和孩子共同建立一个“心家”,告诉孩子心家里爸爸妈妈的爱一直都在,当孩子需要爸妈而爸妈又不在身边时,就闭上眼睛,在“心家”里去和爸爸妈妈做爱的联接。也就是一定要让这个阶段的孩子形成这样的认识:我有时看不到爸爸妈妈在,但我知道爸爸妈妈的爱一直都在!

  6岁至12岁时,待孩子像个王子或者公主。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离家进入学校,去认识纪律与规则,去学习与人相处之道,去体验竞争与合作。在这个孩子从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走向自己去探索世界、去学习和认知的关键期,他们需要的心灵营养是了解、信任、自由选择和榜样。

  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在竞争中认知到成功、失败、出色、落后,开始有了很多社会性行为带来的情绪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自卑、失落、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做不到等。他们开始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部分情感去交朋友,找到社会归属感和被认同感,但也会在交往中经历各种挫折和体验。这时他们需要的不是无微不至照顾他们的生活保姆,而是可以鼓励和信任他们,关照好他们的情绪并适当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心灵教练。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经常被严厉地批评或忽略,就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因为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需要形成良好制约、懂得遵守纪律,但爸爸妈妈们不要用强制性的方法来让孩子遵守。我们可以也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基本的规范,但可以尝试着让孩子一起参与这些规范的制定,或者用选择题来让孩子确定哪些是一定要做到的要求。对于这些规范,家长首先要成为执行的模范,比如,当我们要求孩子要诚实、不能撒谎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电话那头的人说“我在开会”,而自己明明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你希望孩子做到的,就请以身示范、以身作则吧。因为孩子不会做到他听到的,他只会复制他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12-18岁,把孩子当作朋友来对待。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与发展、人生观在逐步建立的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又常常和“叛逆”这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和两岁的孩子总是对大人说“不”还不一样。我相信当每个爸妈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时期,都会发现自己或多或少也有过这个所谓“叛逆”的阶段,都有过不把父母老师的话当一回事的“少年轻狂”期。所以,有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是一个我们在身心的发展中逐渐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督,成为自己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独立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以前对父母和权威的心理依赖过渡到开始反抗成人过多的保护与干涉,以此形成和追求一种“成人感”与“独立感”。

  “我的事情我做主”“你们说的不一定都对” “我需要自己的空间”“不要再把我当做孩子”都是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心声,他们会利用一切告诉这个世界:我长大了!所以,在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长大却追求独立感的这个过程里,我们的家长就需要懂得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法,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信任,用陪伴式、引导式的方法,来协助孩子顺利和成功地“心理断乳”。

  如果要让孩子健康地完成“心理断乳”,首先是父母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父母变朋友。其实这个阶段很多的亲子冲突和困扰,并不完全都是因为孩子的逆反,而有家长固有角色受到的挑战。我们很多的家长一直都在扮演着权威,用控制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所以,一旦遇到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要求自己为自己做决定时,爸妈们就紧张与失衡了。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从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用朋友的姿态走进全新的孩子世界,去重新了解孩子和建立关系。

  一定要记住:先建立关系后交流想法,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改掉自己惯有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告诉你……”“你应该……”,换成“你和妈妈说说自己的想法吧!”“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很委屈?”“你认为要怎么办才好呢?”而且说出这些话后就闭上自己的嘴巴,安静地倾听,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孩子要的就是一种平等感和被尊重感,他们渴望被了解,而一旦他们被满足了这些需要的时候,还是很愿意接受好的建议和方法的。

  在这个过程里,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信任。其实我们现在的爸妈们,当年自己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听老人言而不断吃亏的叛逆可能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强烈,但不都一步步从儿童的依赖到青少年的叛逆再到成人的独立。不过,这里说的空间和信任还是有基础的,而且也是针对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言行、生活与心理给予空间,但对于孩子严重的偏差行为,比如抽烟、逃学、沉溺网游、偷东西等,还是需要及时教育和借助专业力量去纠正的。

  撕下给孩子的标签,把一切可能性还给孩子

  我常常听到爸爸妈妈们这样说自己的孩子,“真是笨死了!”“动作怎么那么慢!”……每当我听到这些话时,就会想起我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我小时候性格特别内向,父母常常担心我无法适应社会和独立生活。也因为我的内向,我上学读书都比较乖,老师们不算喜欢我,但也不讨厌我。由于当时我读的是子弟学校,老师和我们都是住在一个厂区,而且和家长们都常常见面,关系也很紧密。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路上遇到我和我妈妈,就停下来和我妈妈说话,说着说着就谈到了我的学习。老师的原话我是记不住了,只知道她表扬我乖,说我的作业干净,画几何图形画得好看,但就是我反应比较慢比较迟钝。后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佳,几何还不错,可代数总是学不好,分数就在及格边缘徘徊。但当时也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我的化学和物理都很好,还代表学校去参加过竞赛。按理说,数学是这两门学科的基础,数学学不好,物理和化学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当时因为算总成绩排名次,也没有过多地留意,自己也认定自己是学不好数学的料。

  后来,我才意识到,不是我学不好数学,是当年老师那个“迟钝”的标签害了我。我在高中时期,数学始终保持着及格边缘的水平,我的化学依旧可以名列前茅,而总分还都是过得去。但我的第一次高考因为考试焦虑而落榜,平时成绩比我差的同学都考进了重点大学,我只能回家读补习学校备考。当时在补习学校里读书的基本都是平时成绩不好而被不甘心的家长逼着来复读的,所以,上课的时候,班级就像菜市场,说话声打呼声都有。老师们也管不住这些早就自我放弃的孩子们,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而我依旧保持了自己安静听课学习的好学生风格,在吵闹声中认真学习来圆自己的大学梦。

  我是幸运的,因为这个补习班,不仅仅让我顺利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系,最重要的是让我撕下了“迟钝”的标签和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第一次高考落榜本来就是发挥失常导致,所以,我可以重新考出正常水平还是不难的。但我的第二次高考却是发挥超常了,关键突破点就在数学成绩上,我竟然从90多分的及格边缘考到了110多分,这可是突破我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所有纪录的。我之所以有这样惊人的发挥,要感恩当时补习班的数学老师。那时我是他的课代表,我负责收齐班级的作业交给他。就在有一次我去交作业时,无意中听到了他和班主任的对话。他说:这个班级的学生啊,没法教,闹哄哄的就像菜市场。但是,每次我只要看到金颖的眼睛,我讲课就来劲了。我就当是为她一个人讲的!就这样,老师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和命运。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比老师还要权威的人,在孩子的心里,你们有着超级神圣的地位和力量,你们说的每句话无论是否是事实,孩子们都会全盘接受,成为他们对自己认识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尽可能传递给孩子肯定的信息。否定性的信息比肯定性的信息,让孩子更加印象深刻和记得深远,而且越早贴上的标签越难撕下来,甚至会跟随孩子一辈子。同时带着标签长大的孩子会用自我验证来忠实于标签上的内容,而完全忽略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想得到你要的结果,请不要随便对好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太没有出息!”“你怎么那么粗心?”……而要常常肯定和欣赏孩子。同时,不妨把“你不准”“你不要”“你不应该”……等否定式的语句修正为“如果你可以……”和“我希望你……”等正面式的表达,也就是把你想要的结果表达出来,而非是你不想要的。同时谨记:孩子永远都是在成长和变化中的,不能用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更加不能给孩子贴上标签。把孩子作为不断发展中的个体去爱和尊重,撕下给孩子的标签,把一切可能性还给孩子。

  心灵问诊:

  你是经常拥抱孩子,并对他说:我爱你!还是常常在心烦意乱情绪化的时候,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你是否常常看着孩子,并对他说:宝贝,再想想,还有什么可能性?你一定可以做到的,爸爸妈妈相信你!还是常常盯着孩子的问题,并对他说:你怎么又这样?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就是改不了。我告诉你,你要……你要……

  心灵解药:

  当你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反应。先给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对曾经也犯过错并且也被父母严厉指责过的自己,和你内心的那个受惊吓的小孩说:放松,不要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你已经尽力了。

  和孩子的心灵做次约会吧!——放下身段,像朋友那样,和孩子谈谈心。或者就是什么都不谈,而是和孩子一起玩个游戏,让彼此都开心得大笑不停吧。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