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商场里的战争 ——如何拒绝孩子

2015-05-31 16:07:45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孩子,你有表达需要的权利,我有表达拒绝的权利,但没有说一定要牺牲你的需要来满足我的需要,或者是牺牲我的需要来满足你的需要。我们有话好好说,行不行都可以商量。我的态度是想要告诉孩子:“你的需要很重要,我看见了。”抑或告诉他:“你的需要很美好,虽然我不能满足它,但我看见了,我尊重它。”

  有一天,我去商场的玩具区,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要买一个芭比娃娃。

  小女孩:“妈妈,这个娃娃好漂亮呀,我想买。”

  妈妈很不耐烦地说:“不行,家里已经有了。”

  小女孩:“我想要嘛!妈妈,妈妈!”

  妈妈更不耐烦了:“不行,你想想看,你买了多少个芭比娃娃了?”

  小女孩不高兴地说:“不,我就要买!”

  妈妈生气了:“你看看周围这些小朋友谁买了?怎么谁都懂事,就你不懂事呢?”

  小女孩低着头,一副不服气的表情。

  妈妈一看孩子不高兴了,于是开始软硬兼施,改成温柔的语调说:“宝贝,不可以买哦,咱们家里都已经被芭比娃娃堆满了,都长得和这个一模一样,你买点别的吧。”

  小女孩噘着嘴:“家里才三个嘛,没有堆满。这个娃娃穿的是紫色裙子呢,家里的那几个都没有这颜色。妈妈,给我买嘛。”

  妈妈耐心地劝说:“裙子颜色不一样有什么关系,娃娃都是一样的嘛。好了,走啦!”

  这个妈妈边说边拉着女儿走,女儿恋恋不舍地看着芭比娃娃,走了两步,没看路的小女孩被柜台的角给撞了一下。

  这下,原本就委屈的小女孩找着发泄口了,大声哭起来,妈妈慌慌张张地问:“怎么样,撞疼了没有?”

  小女孩哇哇大哭,妈妈检查了一下,发现根本没事,也就是挨了一下柜台而已,恼火地说:“好了,别哭了,谁让你走路不看路的,又没撞疼你,干吗那么娇里娇气的?走啦!我还着急回家做饭呢。”

  说完又去拉小女孩走,小女孩用力扳着柜台,不愿走,妈妈开始强拉,小女孩整个趴到柜台上大哭不止,两个人如同拉锯一样,你拉过来一点,我又拉回去一点,妈妈有体力的优势,小女孩有柜台的帮助,看样子势均力敌,一时难以分出胜负。这时商场里人很多,这个妈妈有点不自在了,说:“带你出来,你就闹这个,闹那个,以后不要跟我出来了!好,你哭,哭吧,我等得起!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说完,强装镇定地看起了柜台上的玩具,小女孩则是已经躺在地上哭了。妈妈无奈,跟那些不认识的人解释:“她就是这样不懂事,家里玩具已经太多了,每次出来都要买。”那副尴尬的表情,仿佛要对全商场里的人负责一样,当然也会有好事的大爷大妈们搭讪,帮着批评孩子。

  又过了几分钟,这个妈妈扛不住了,恶狠狠地说:“好,算你厉害,你不就是想买芭比娃娃吗?你买呀,买呀!”

  这句话就像是一剂强心针,小女孩蹭地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她妈妈见状更生气了,说:“就知道你要的是芭比娃娃,你买吧,买吧,给你钱,我不管!”

  说着就气呼呼地要把钱包扔给小女孩,小女孩看着妈妈的脸色,反而不敢接了,小声地抽泣着。

  这个妈妈可能觉得孩子实在太委屈了,忍下一口气,转而语气缓和地说:“如果你要买,那就买吧。”

  小女孩犹豫了好一会儿,没敢买,最后倒是她妈妈主动去付钱买了娃娃。

  这样的场景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你可能会说,这个孩子够烈的,千方百计非要买芭比娃娃,她妈还真是拿她没有办法,可是当孩子看上喜欢的玩具,父母又不同意购买时,哭闹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

  有几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会说:“好,你说不买,咱们就不买。”然后,没有任何怨言跟着父母离开?估计这样的孩子只能是那个从小就让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孩子”吧?而且,一个不敢表达自己需要,不敢坚持自己需要的孩子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我之所以把这个事情写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典型,我们大部分父母都曾经这样对待过自己的孩子,也曾经这样被自己的父母对待过。

  不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一副剑拔弩张的表情,特别生硬,仿佛要打架一样。

  孩子坚持要买的时候,拿孩子跟别的孩子对比,并且给孩子贴上“不懂事的标签”,而事实上那些孩子她们都不认识,哪里有可比性?

  告诉孩子不能买的原因的时候,夸大事实,随意评价:“咱们家里都已经被芭比娃娃堆满了,都长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多少玩具才能把家里堆满呢?一模一样是什么意思?不可能所有芭比娃娃从头到脚、所有细节都一样吧?所以她话音刚落,女儿就找到反击的理由了:“家里才三个嘛,没有堆满。这个娃娃穿的是紫色裙子呢,家里的那几个都没有这颜色。”

  当孩子不愿走的时候,跟孩子拉拉扯扯,把原来的言语冲突转变成肢体冲突。

  当孩子哭的时候,开始采取漠视的方法,强装镇定地假装忽视孩子。

  搞不定孩子的时候又开始虚假接纳:“你买呀,你买呀,给你钱,你买呀!”

  最后无计可施,妥协。

  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方式,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去商场前提前告诉孩子:“我们要去商场买什么什么玩具,其他的我们不能买。”如果孩子答应,就去;如果孩子不答应,那就不要去了,不给孩子无谓的希望,孩子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望了。

  孩子提出要买时,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不可以买。

  当孩子问起原因时,用直接、清晰的语言告诉她,“因为家里已经有三个芭比娃娃了。”这样孩子会不会比较清楚?事实是家里有几个就说几个,记不清几个,可以说“好几个”,虽然娃娃长得都很像,但也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用客观公正的事实说话,不夸张、不评价,孩子还会因为这些细节而和妈妈争辩吗?还会觉得妈妈不尊重事实而委屈吗?

  当孩子不走时,可以陪着她看会儿,不让买,看会儿总是可以的吧;如果也没时间看,那直接温柔而坚定地抱着她走。

  当孩子哭闹时,允许孩子发泄情绪。不是漠视:“没关系,你哭吧,我不介意你哭。”也不是威胁:“你不走,我就走了。”而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可以告诉她:“你很想买这个娃娃,可是妈妈不同意,这真是让人太失望了。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的,如果你愿意,我想抱着你,让你在我怀里哭。”

  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只是握着孩子的手或者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关切地陪着她就行了。如果你真的觉得很尴尬,那就想办法把孩子抱到楼梯间或者其他人少的地方,慢慢对孩子进行安抚。这样,她的情绪发泄出来了,是不是也就没事了?

  如果你真的决定不给她买,那就不要买了,何必虚假接纳呢?嘴上说:“你买吧。”孩子明明看见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不同意买的,可是你口头上却说“买”,孩子被妈妈的言行不一弄糊涂了,不敢买了,做妈妈的反而和颜悦色地把玩具买下来了。这种明明不接纳、不愿意,还假装愿意,最后还真的买下来的行为就是虚假接纳,孩子虽然拿到了玩具,但她会怎么想呢?妈妈到底是根本上就不同意买芭比娃娃呢,还是如果自己屈服就给买,还是如果妈妈搞不定自己就给买?抑或是如果自己明明想买,假装不要买,装犹豫妈妈就会买?还有,妈妈的言行不一的时候,到底是她说的话算数,还是她的脸色算数?

  哭泣是孩子对情绪进行自我修复的重要手段,哭泣甚至能治愈孩子内心深处的伤口。表面上看,孩子是为了芭比娃娃而哭,但也许,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被几个小朋友孤立了,也许是因为她看的某个动画片里有个暴力情节吓坏了她,也许是因为她看见妈妈抱其他小朋友了,也许是其他原因。但不管她是否说出来,哭泣本身就能治愈她内心的伤痕,让她尽快恢复平静。

  有人可能觉得这一点特别不理解,明明是为了要芭比娃娃而哭,怎么说可能是为了其他事情而哭呢?

  我举个例子,一个北漂的女孩要过生日,但是家里人忘了打电话问候了,她心里确实很不舒服,但并没有抱怨什么,当天晚上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灯坏了,黑灯瞎火的,她可能就为了灯坏了这件事大哭一场,如果你只看到表面现象,你会不会觉得她小题大做,一个灯泡坏了就哭,哪有这么娇气的呢?但事实上,她哭的是灯吗?对这个女孩而言,哭出来好一些,还是憋在心里好一些?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说“不”好像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有几个人能不带情绪、正常说出拒绝别人的话呢?在我们的感觉里,拒绝就是一种伤害,伤害会引发愧疚,愧疚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情绪,为了避免产生愧疚,我们会很快用愤怒掩盖这种情绪的产生。我们会想:“你怎么能提这样的要求呢?你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要求是不应该提的吗?向我借钱,我自己都没钱呢,而且你以前对我也不怎么好,怎么借钱就想起我来了?”

  有了这样的对抗心态,拒绝别人时要么语气生硬,没办法自然友好地表达自己,要么一拖再拖,拖到别人自动放弃;要么虚假接纳:“算了,钱也不多,人家开口了,就这样吧。”虽然答应是答应了,心里却是不舒服的。

  成人之间是这样,成人对待孩子就更加明显了。当我们拒绝孩子的时候,总是一副剑拔弩张的表情,仿佛已经预见到孩子要和你对着干一样。当然孩子不会让你失望,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很配合你的预测,和你对着干,撒泼打滚,又哭又闹,让你导演的这部戏演下去。

  有些妈妈甚至会话里话外地跟孩子透露这样一种信息:“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孩子或者乖孩子,我就不喜欢你了。”

  在这种强压之下,孩子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妈妈的需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但这时他的心里也会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妈妈不喜欢我,所以不允许。”“我不重要,所以妈妈不允许。”为了讨好父母,为了让自己变得重要,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需要,而这种放弃所产生的愤怒、失落不能表现出来,慢慢地转移到潜意识中,最后孩子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就是:有需要是不对的,是自私的。

  恰巧,我们的文化又是最强调牺牲自我,强调高大上的,当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要求他放弃自我的正常需要时,他不得不变成一个不敢提要求、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我在上学时曾经遇到过一个同学,他说自己从上大学开始就献血,每隔几个月就献一次,尤其是当他挣了一点钱或者是遇到什么好事情的时候,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献血,因为他觉得自己欠这个社会太多了,除了满腔热血,实在是不知道拿出点什么好。他说从小他在家就是好孩子,从来都是他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从来不敢跟别人提出任何他觉得可能过分的要求。他是好儿子、好兄弟、好学生、好老公、好父亲,总之,什么都是好。按说,这样的人是不是堪称完美?可你知道他内心的那种痛苦吗?当他在课堂上理清了自己的情绪后,他痛哭失声,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献血居然全是因为愧疚,他甚至觉得自己活着都是一种罪过,真的是阳光照在他身上,他都恨不能为太阳去死。这样的人,是不是实在太可怜了?

  而那些在这种情况下,能坚持自己需要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不”字一出口,父母就开始贴标签了,就如上文中的小女孩一样,刚说了自己的意见,妈妈就说她“不懂事”,意思是,如果你没听妈妈的话,买了这个芭比娃娃,那就是不懂事,如果你要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就得听我的。同时话外之音是,你提出这个要求就是一个不懂事的表现,好孩子哪能提这个要求呀?

  一个简单的购买要求变成了道德评判,孩子想买东西的时候,她真的想要这样不懂事,让你烦恼吗?她不过是想要买一个她想买的东西而已。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需要,就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划分的那样,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成就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谁没有需要呢?谁又不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呢?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允许别人提出自己的需要。也能够允许自己坦然拒绝别人的需要?什么时候我们能学会不带任何情绪地接受别人的拒绝?

  有一天,和豆豆逛超市,豆豆拿了一盒饼干和一袋面包,我蹲下来告诉他:“两个只能买一个,你自己选。”

  豆豆:“可是两个我都想要呀。”

  我说:“不可以,只能选一个。”

  豆豆:“那你别说话,让我好好想想。”

  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我仔细思考过了,两个我都想要。”

  好吧,既然是思考过了,那就买吧。孩子,你有表达需要的权利,我有表达拒绝的权利,但没有说一定要牺牲你的需要来满足我的需要,或者是牺牲我的需要来满足你的需要。我们有话好好说,行不行都可以商量。我的态度是想要告诉孩子:“你的需要很重要,我看见了。”抑或告诉他:“你的需要很美好,虽然我不能满足它,但我看见了,我尊重它。”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