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第2 章 如何教会年幼的孩子表达自我

2015-05-31 16:08:10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要教会孩子表达,父母就必须首先学会表达。不要让表达变成指责,不要让拒绝变成伤害,更不要让你的情绪吓坏孩子,学会以“我信息”进行陈述。

  十万个为什么

  ——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们尊重他们的问题就是尊重他们的情感,这表达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不管你问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愿望,也不管我是否顺从你的愿望,我都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我的态度表明,你的问题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豆豆两岁多以后,开始喜欢不断地问为什么:

  “怎么下雨了呀?”

  “为什么今天没有太阳呢?”

  “月亮它去哪了呀?”

  “红灯完了为什么就是绿灯呢?”

  “这个井盖是干什么用的?”

  “小狗为什么要拉屎?”

  ……

  几乎是只要醒着,他就会不断地问问题,为了让自己变得博学一点,我硬着头皮去看《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去网上查资料,试图把自己变成全能解说员。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因为他从来不是只问一个问题,他问问题几乎都是连珠炮式的:“妈妈,地上这个黑黑的是什么?”

  我说:“那是你的影子。”

  豆豆:“为什么影子会动?”

  我:“因为你在动呀。”

  豆豆:“为什么我动他就动?为什么我有影子呢?”

  我:“因为人不是透明的,光透不过去,就形成了影子。”

  豆豆:“为什么……”

  天啊,这个孩子的问题有完没完?这才两岁多,就这样多的问题要问,这个妈妈我做不了,我迟早是下岗的命!这些问题还是能翻书查到的问题,还有些问题根本不是看书就能解决的,比如:“这个车怎么就停着不开了呢?”

  “为什么这个上面是白色那个上面是黑色?”

  “为什么那个飞机屁股那儿是红色的?”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有五花八门的问题要问我们,作为家长,我们经常被问得不知所措,于是立刻搜肠刮肚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赶紧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四处去请教各个专家,好不容易解决了眼下的问题,他们又有了新的问题在等着我们。真是答案有尽,问题无穷。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继续尽心竭力当一个全能解说员、问题回答机,还是转变方法呢?关键是,我们这样无休止地给孩子回答问题,真的就能让孩子学习到我们希望他们学习的知识吗?我们张开大嘴吧唧吧唧地一通解说,孩子听进去了吗?会不会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啰唆、很烦,觉得自己很无助、很无知呢?

  更关键的是,孩子问这个问题时,他需要的是什么?他真的需要你像个科学家一样解说吗?不!绝对不是!

  其实,孩子在问我们问题之前,自己已经在心里把这个问题思考过了,正如阿戴尔·费伯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所说,“他们需要大人做的是充当一个回音壁,帮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他们的思想。”

  说到底,他们需要的是听见,我问的问题你听见了,需要的是回应,我说的话,你要理解性地回应了。所谓理解性地回应,不是指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站在提问者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理解他远比告诉他答案来得重要。

  有很多人认为,孩子问问题是学习的好机会,所以市面上到处都是教人怎么回答孩子问题的书,仿佛每一个父母都得是三头六臂的科普达人一样,他们认为虽然答案很深奥、很难懂,但如果总是对孩子重复的话,孩子一定能变得知识丰富。

  当然,由于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他会很容易地吸收到环境中的一切。当父母对他讲大道理、大理论的时候,即使他不理解,他也有可能照葫芦画瓢给你说出来,看起来就好像记住了一样,这让很多父母无比欣喜,以为孺子可教,自家出了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但实际上,只要父母敢于灌输,每一个孩子都能显得知识渊博。然而,这些知识对孩子而言,也仅仅限于他能说出来而已,与孩子长大后啥样,没有一点关系,否则,天才早就满天飞了。而且这种借回答问题灌输知识的方式对孩子心理还有很大伤害。

  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七岁之前,他们是生活在梦幻的世界中的,他们需要的是梦幻的、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大人一板一眼的科普性答案会损伤孩子的心灵,会提早唤醒孩子,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现实世界,这与揠苗助长是一个意思,对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而言,这是非常大的伤害。

  孩子为什么问我们问题?要么他是好奇,确实想知道,但他心里又有些答案想要确证一下;要么就是他有情绪,想对我们说点什么,他的问题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需要的是倾听。有人可能不理解,这么小的孩子,还会打幌子呀?

  他们确实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不信,你看下面发生在我家和我任教的幼儿园的真实例子。

  有天,豆豆问我:“妈妈,影子怎么这么黑?”

  我:“嗯,真的呀,影子还真是挺黑的。”

  豆豆:“你的影子黑吗?”

  我:“你说呢?”

  豆豆看了看:“你也有个黑影子。”

  我:“对了,我的影子也是黑色的。”

  豆豆:“妈妈,爸爸为什么说我是黑黑的孩子?”

  我:“你不喜欢被爸爸说成黑黑的孩子。”

  豆豆:“我以后不许爸爸说我,我不是黑黑的孩子。”

  说完,豆豆委屈地撇了撇嘴。原来说了这么半天,核心问题是最后一句,爸爸可能开玩笑地说他黑,他心里不舒服了,而他对我说出来了,这个情绪也就释放出来了。可如果我也是抱着科普的思想,告诉他为什么人有影子,影子为什么是黑色的,我能知道孩子到底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孩子的情绪还能释放出来吗?孩子能有一种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的感觉吗?

  有一天,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问我:“老师,人为什么是从小往大长,而不是从大往小长呢?”

  这个孩子的问题一出口,看着她难过的表情,我马上就知道她其实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在倾诉,于是理解性地回应她:“你希望自己现在就很大了。”

  她:“是啊,我希望我现在就跟大人一样大,我妈妈整天管着我,我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她都不让!”

  我:“你想和爸爸一起出差,可是妈妈不同意,这让你很难过。”

  她:“嗯,爸爸要坐地铁坐火车才能到,那很危险!”

  我:“哦?”

  她:“可危险啦,我妈妈昨天给我看了一张图片,是一个女人掉到地铁里被轧死的照片,到处都是血呢!”

  说着,她紧紧地靠在我身上,一脸的惊恐。我抱着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妈妈给孩子看这种暴力血腥的图片,这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过了一会儿她又问:“爸爸坐地铁会不会死?我好害怕啊!”

  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爸爸不会死,因为她的担心还在心里,我需要进一步让她发泄情绪。所以,我只是抱着她亲了亲她的额头,继续理解她:“你担心爸爸坐地铁出事,你想保护爸爸!”

  孩子哇地哭出了声,边哭边喊:“我真的好害怕啊!”

  后来我和家长沟通完才知道,很久以前,孩子的妈妈给孩子看过一张有关地铁事故的图片,孩子就记住了。由于记忆深刻,她认为这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结果这次她爸爸要出差,她得知爸爸也要坐地铁,就非常害怕,本能地,她就想陪着爸爸一起出差,保护爸爸,家里人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还以为这个孩子贪玩使性子呢!

  所以,当孩子带着情绪问我们问题时,做家长的切忌直接回答问题或者不耐烦地打发孩子,要知道,这是他们向你敞开心扉倾诉自我的时刻,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理解性地聆听,可以重复他们的问题,或者说出他们的感受,让他们得到理解后倾吐自己真正的心声,让他们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

  那么,面对孩子因为好奇而提出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立刻回答他们的问题。

  立刻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而且会剥夺孩子自己思考的权利,那是我们在替他们做智力练习。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那等孩子自己思考完后,你再找机会给他提供所谓的“正确的”答案。有人担心会错过机会,没办法向孩子灌输这种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哪有什么答案是唯一正确的?再说,和孩子在一起是开放性的,孩子成长的时间这么长,他一定会再问你这个问题,你也绝不会没有机会告诉他答案。可是,事实上,如果你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则很有可能给你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答案。

  比如,有一天豆豆问爸爸:“爸爸,月亮为什么有时候是弯的,有时候是圆的呢?”

  豆爸非常激动,儿子终于给他机会来讲科普了!他清了清嗓子,激动地说:“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告诉你。”

  说完赶紧整理思路,想要从天文学、历史学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说。

  整理完后,他自信满满地去找豆豆:“你知道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吗?要不要爸爸告诉你啊?”

  豆豆:“因为她的圆衣服脏了,洗了还没干,只能穿弯衣服了啊!”

  看,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啊!

  其次,让问题回到提问者本身。

  可以把问题拿过来反问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回答:“对呀,为什么人会走路,小猫却会爬呢?”“你说呢?”你可能会担心孩子太小,答不上来,其实你放心好了,他问的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是有大概的答案的。虽然这个答案不符合你理想中的科学答案,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充满童趣的回答,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正确答案。

  而对于大孩子,即使他也答不上来,起码你问了他,就是给了他思考的时间,所以即便他一时答不上来,你们一起去查书,去询问其他人,不也体现了你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吗?这种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你给他灌输答案。

  再次,鼓励他向其他地方寻求帮助。

  如,豆豆问:“这个车为什么不开呢?”我也问:“嗯,为什么这个车不开呢?如果我们能问问司机就好了。”结果豆豆马上走到司机那儿问:“叔叔,你的车为什么不开呢?”司机没见过这样勇敢好问的孩子,高兴得不得了,不光热情地回答问题,还把他抱到车上摸方向盘,玩反光镜。

  事情虽然很小,但起码给了孩子一个信念,那就是除了家庭,这个社会也是可以信赖的,这个社会有很多很丰富的资源,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上其他人有可能帮助他解决,同样,如果他需要帮助,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

  最后,不要打击孩子,更不要嘲笑他们的问题。

  不管孩子问的问题有多么让你恼火,都不要打击他、嘲笑他,比如,孩子问:“我为什么不能吃很多糖呢?”你可以反问他:“看来你很想吃很多的糖,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呢?”或者鼓励他向外人寻找答案:“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问问牙医哦。”

  孩子问这类问题其实只是表达一种愿望,希望能不受限制地吃糖,而不是真的会去吃很多的糖,我们尊重他们的问题就是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的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不管你问什么样的问题,表达什么样的愿望,也不管我是否顺从你的愿望,我都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我的态度表明,你的问题很重要,你的情感很重要,我看到了,我听到了。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教育巨匠——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的一首诗:

  不想

  【奥地利】鲁道夫·斯坦纳

  不想,再迷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深深地聆听

  返回目录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